【如何做】寶寶tummy time,與你的寶貝共享親子同樂時光
新時代媽咪真真,照顧新生兒,上網搜尋寶寶清醒時,可以跟他互動的事情,GOOGLE和YOUTUBE都有跑出tummy time,這個流行的英文詞彙,讓真真好奇的想了解,這是什麼樣的時間? 到底內容在說些什麼?
你是不是跟真真一樣,開心找到跟寶寶互動的內容,想知道tummy time是什麼,該怎麼進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整理一些資訊與你分享。
「Tummy」這個英文單字,直接翻譯成中文就是「肚子」,「Tummy Time」合併起來講「肚子時間」? 直接看中文,不明白什麼是「肚子時間」,這個時間要怎麼分配或是運作,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文章目錄
tummy time是什麼
美國兒科醫學會對於寶寶腹部訓練,有個「Tummy Time肚子時間」,意思是在新生兒或嬰兒,清醒時,讓寶寶肚子貼著有軟墊、地毯的地面、父母的身上或是床上,形成一個俯臥姿勢。藉此鼓勵寶寶對抗地心引力,抬起頭,進而可以撐起上半身。
寶寶幾個月可以開始tummy time
這麼棒的腹部練習,寶寶幾個月可以開始呢?
滿月的寶寶:
多半是仰躺,睡眠時間長,頭部還很軟,無法支撐自己頭部,不建議做額外的俯臥姿勢。此時的爸媽把握寶寶睡醒後,觀察寶貝趴在爸爸或媽咪身上時,左右轉頭地樣子,這就是一種tummy time。
2個月的寶寶:
根據「嬰兒發展指標」清醒的時間大約有10小時,這個月的寶寶,自己稍微抬一下下頭,趁幫寶寶換尿布後,將寶寶轉換一下姿勢呈現俯臥,大概每天2-3次,每次3-5分鐘,這樣也是不錯的練習。
4個月的寶寶:
嬰兒發展指標的粗動作,寶寶俯臥時,胸部可抬離床面,這時候,爸媽協助寶寶較多tummy time,每天漸漸拉長間到20-30分鐘。
6個月的寶寶:
發展到6個月的寶寶,趴著時,肚子可以稍微抬離地面,繼續練習tummy time,直到可以自己翻身,開始爬。
6個月以上的寶寶,很多都會翻身,甚至現在小孩超越發展指標,有些開始會爬行,tummy time是讓6個月以前的寶寶,能提早培養肌肉的耐性與韌度。這樣對於未來支撐身體,爬行,或是站立,都是很好的幫助。
tummy time好處
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盡早練習,tummy time的好處,是從頭到腳都有。
- 大腦發育:
轉換姿勢的過程,讓寶寶大腦接受不同空間的刺激,促進認知發展。
- 頭型:
有別於傳統仰睡的孩子,原本24小時都躺著,中間清醒時會練習趴著,降低後腦杓扁頭的機會,照顧出飽滿圓滾滾的頭型。
- 視覺發展:
趴著視野與躺著是不同的,刺激寶寶眼部發展,讓視覺的角度更寬廣。
- 頸部:
強化頸部肌群,支撐頭部更有力量,改善頭部控制,減少嬰兒猝死症。
- 背部:
背部肌肉也會被訓練到,進而脊椎也會保護好。
- 上臂與手:
運用雙臂的肌肉,提升穩定度,刺激手指靈活度。
- 屁股和腳:
屁股和腿部肌力加強,替未來爬行做準備。
- 舒緩脹氣:
趴著對於寶寶來說,會按摩到腸胃道,若有脹氣或是消化不良,有些會緩解。
進行tummy time 注意事項
這麼好的遊戲時間,執行過程有哪些需要請爸媽留意的地方呢?
- 寶寶務必在清醒狀態:
嬰兒切記不能趴睡,猝死的機會很高。所以同樂的時間一定要選在寶寶清醒的時候。
- 不要吃飽後馬上做:
tummy time盡量是在吃奶後,超過1小時以上再做,不然吃飽後,馬上就趴著,容易壓迫腹腔嘔吐。
- 在寶寶舒服情況下執行:
對於寶寶習慣來說,仰躺是比較舒適且習以為常的,所以要開始新的姿勢,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些寶寶會抗拒,不舒服,就不想做,這時候的爸媽要觀察的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不舒服,是趴的姿勢不對,寶寶不舒服,還是臉蓋住了,影響呼吸,或是剛喝完奶,壓破肚子想吐奶..等等,這些情況都要小心,找出寶寶比較舒服或喜歡的時間,再一起互動,這樣訓練的目的及時間才是有意義的。
- 不要勉強孩子:
每個寶寶都有不同,tummy time雖然在不一樣週數,有不同訓練時間,但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建議的時間,而是以孩子想要做或是可以做的為主。如果正在tummy time,寶寶卻大哭或正在鬧,先排除是不是有生理需求,比方吃奶時間到了? 衣服太鬆或太緊? 尿布濕透了? 大便了? 上述都排除以後,再看看tummy time趴的時間太長或是難受,優先以寶寶的需求滿足,tummy time就等寶寶準備好,再一起進行。
- 安全環境的支持:
剛出生滿月或是2個月的孩子,父母多半選擇在床上練習tummy time,因為會讓寶寶放在自己的肚子上,床墊不宜過軟或是有凹陷的可能。4-6個月期間,寶寶很有可能已經會翻身,這樣在練習tummy time就不適合在床上執行,深怕寶寶一不留心,就掉到床底下去,所以這時期的寶寶,建議父母在地面放好軟墊或是安全巧拼,不要瓷磚地板太硬,將孩子放在上面,減輕家長與寶寶tummy time時的風險。寶寶周圍的危險物品都要拿開,避免練習時寶寶亂抓亂拿受傷
- 大人全程陪同:
tummy time時,家長視線千萬不能離開寶寶,一定要在身邊陪著,隨時觀看寶寶情形,避免趴太久窒息或是姿勢不對傷害到寶寶,陪伴要直到整個tummy time結束,回復到仰式才能放鬆。
親子互動tummy time
父母與孩子互動的時候,怎麼協助寶寶進行tummy time呢?
滿月的寶寶:
此時頭占比是重的,頸部無法支撐,常常會不自覺後仰,寶寶身體力量還不夠。這時的tummy time,主要是讓寶貝肚子趴在父母肚子上,就是俯臥練習嚕,記得看看眼前的寶貝,彼此眼神的交流也是傳達愛的表現。
2個月的寶寶:
寶寶仍無法撐住自己身體,這時如果爸媽想讓寶寶練習腹部,可放一些小枕頭在寶寶的雙手臂下方,協助寶寶趴著舒適一些。從3-5分鐘開始,練習趴著,再翻身仰躺,一天可以做到2-3組。
4個月的寶寶:
讓寶寶肚子貼著地面,爸媽趴著與寶寶高度一致,拿一些小道具,視線與寶寶等高的,比方說:鏡子、玩具,吸引寶寶注意力,鼓勵寶寶自己抬起頭來。
6個月的寶寶:
這時候寶寶控制脖子的力量越來越好了喔,雙臂已經撐起自己小小身軀,大概撐起肚子沒有問題,孩子也會準備爬的動作。此時父母可以多變化,玩具可以多用有變化,不只是靜態,也可以動態的讓寶寶眼睛可以追求物品以外,又能有訓練腹肌的功能。
通常6個月以上的寶寶,都能自己俯臥,頭能抬離地面,慢慢的肚子也能趴著類似伏地挺身一樣,可以被自己支撐起來。這也是評估寶寶發展指標的項目之一喔。
tummy time 貼心小叮嚀
提醒父母tummy time 俯臥時間,不需要特別選擇長時間,或是有目的的去做這件事情,而是享受親子時光,藉由讓寶寶練習趴臥,運用不同肌肉的控制,將tummy time這樣的概念融入生活,主要在日常中,去做練習。在寶寶舒適的前提下,像是吃飽喝足,尿布換好了,甚至是洗澡完都是很棒的時間,除了能促進親子互動,增加親密感以外,又能協助寶寶健康成長,是個雙贏的局面。
文 / BoN.Chen
Hits: 1376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