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至主要導覽
  • 跳至主要內容
  • 跳至主要資訊欄

生養寶寶的大小事 - Raise a Baby

從媽咪懷孕初期到一起養育寶寶長大的所有須知,都在這裡學習的到唷

  • 寶寶按摩芳療課程
  • 免費線上講座
  • 知識好文
  • 好物推薦
  • 聯絡我們

2022-02-07 by [post_author_posts_link_outside_loop] 發佈留言

目前位置: 首頁 / General / 不要犯了吃副食品常見的七大錯誤觀念,讓寶寶吃得健康又營養
副食品

不要犯了吃副食品常見的七大錯誤觀念,讓寶寶吃得健康又營養

分享本文,你能幫助到與你有同樣困惑的人

在寶寶的成長階段,食物有分為母奶、配方奶、副食品、一般食物,爸媽們一定很疑惑為什麼要分這麼多種類?其實這都是和嬰幼兒成長發展階段所需要的營養有關係,寶寶出生之後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其中母乳中的蛋白質含量最適當,主要的型式為乳清蛋白,可以保護寶寶的腸胃道,增加寶寶的免疫力。

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當寶寶的腸胃道逐漸成熟,爸媽們可以在四到六個月時就開始逐步給予副食品,降低缺乏營養素的狀況發生。

寶寶吃副食品時須注意的五大要點:

  1. 喝母奶的寶寶吃副食品時需多攝取鐵質食物,因為懷孕時攝取的鐵質,只能維持寶寶4個月的需求,所以建議寶寶及哺乳媽咪要多吃高鐵食物,避免寶寶缺鐵性貧血的發生,而且鐵質關係到寶寶的認知發展及腦部發育。
  2. 寶寶吃副食品時要注意營養的均衡,必須六大類的食物都要嘗試。
  3. 1歲後的寶寶可以開始喝鮮奶,可以選擇全脂鮮奶,寶寶不需要低脂食物。
  4. 1歲前的寶寶禁止吃蜂蜜及蜂蜜製品,避免肉毒桿菌中毒。
  5. 避免讓寶寶吃生食、醃漬類、甜食或巧克力的食物,也避免喝茶和咖啡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因為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容易過動及影響睡眠,而且咖啡因容易成癮,更有造成鈣質流失的疑慮。

今天我們將來聊聊,如何幫寶寶準備副食品,才能讓寶寶吃的健康又營養,想了解更多嗎?繼續閱讀下去吧!

副食品寶寶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吃副食品?

當寶寶四個月大之後,就可以讓他展開副食品的旅程了,一開始寶寶還不太熟悉「吞咽」這個動作,沒關係還是可以用少量多樣化的方式給予。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親餵到六個月再開始添加副食品,這也是一個正確的做法,但前提是親餵,而在台灣要到六個月都還在親餵的比例不高,大部分的寶寶還是以奶瓶餵食,其實吸奶瓶是一件非常懶惰的被動式吞咽,因此若不在六個月前添加副食品,寶寶的口腔肌肉無法得到良好的訓練,也會影響未來的咀嚼能力及語言能力。

另外站在免疫學的角度來說,四個月到九個月是訓練寶寶免疫耐受性的黃金時期,當寶寶在四個月大準備好吃副食品時,身體的免疫系統也開始準備好免疫耐受性的產生,因此黃金時期就是在寶寶四到九個月大之間,這段期間添加的食物不需要避重就輕,只要是天然的食材,包括蛋白、蛋黃、魚肉等等都可以添加。

副食品4個副食品的添加原則

在副食品的添加上有以下四個原則:

  1. 副食品要分為三個階段:

    • 分別是4~6個月大個糊狀、7~9個月大的泥狀與半固體狀、10~12個月的塊狀與固體狀。
  2. 一次添加一種新食物:

    • 添加食物時要循序漸進,確認沒有過敏、腹瀉的狀況後,再增加其他種類的食物,對於吃過的食物沒有不適感之後,就可以混著吃。
  3. 食物以天然、新鮮為主:

    • 副食品的初期不須過多的調味,減少寶寶的腎臟負擔,等滿一歲之後再慢慢添加。
  4. 每種食物都要嘗試:

    • 每種食物都應該要嘗試看看,別擔心過敏原的問題,這樣才能吃不同食物的味道,如果反覆測試都出現過敏現象,就可以先暫停給予。

副食品吃副食品時常見的七大錯誤觀念

開始吃副食品對於寶寶來說是一個很重大的里程碑,要避免以下七個錯誤觀念,才不會影響寶寶發展。

  1. 用果汁取代水果的營養:

    • 在一歲以前不建議用果汁來代替直接吃水果。
  2. 怕寶寶噎到所以只吃液態的副食品:

    • 如果只吃液態的副食品對訓練吞咽的能力幫助不大,最好是餵食質地軟的泥狀食物,在吞咽的過程中可以訓練咽喉頭肌肉的協調功能。
  3. 怕寶寶弄髒都有由大人餵著吃:

    • 建議六個月之後的寶寶可以練習用手抓東西來吃,訓練手掌和指尖的協調性,並再將食物送到嘴巴過程從中得到成就感,一歲以後可以訓練握湯匙吃飯。
  4. 怕寶寶過敏什麼食材都不敢嘗試:

    • 如果怕寶寶過敏,才是應該要每個食物都讓他嘗試,再確認哪些食物會產生過敏的反應,不要因為檢查有過敏原,就避免接觸那樣的食物,一切還是要讓寶寶試過之後再看反應。
  5. 長輩咀嚼之後再給寶寶吃:

    • 這是不衛生而且很危險的事情,因為寶寶的免疫力較差,可能會造成接觸感染,萬一引發腦膜炎及敗血症會帶來很大的傷害,所以要避免口水的接觸。
  6. 在餵食的時候用平板或3C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 兩歲以下的寶寶都應該要避免看iPad、電腦、電視等3C螢幕,長時間且近距離的接觸最直接傷害的就是視力,寶寶出生時視力會慢慢發展,如果在還不成熟階段就接觸這些商品,很容易導致近視,將來高度近視的風險很高。
  7. 寶寶比別人瘦小要多喝大骨湯:

    • 其實大骨中所含的鈣量很低,而且長時間熬煮會使其中含有的重金屬鉛釋放出來,長期累積在體內有可能會中毒,盡可能的從天然的食物去攝取鈣質比較好。

副食品寶寶吃副食品的時間與量該怎麼分配

在一歲以前,寶寶開始吃副食品之後,餵奶的時間與副食品的量該怎麼分配,可以依照寶寶的月齡做區隔,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 月齡四到六個月:

    此時段的寶寶建議在上午或下午的時段各給一次副食品,因為此時寶寶吃的不多,把握一個先試吃再吃飽的原則,嘗試完副食品後再餵奶。

  1. 月齡七到九個月:

    這時期的寶寶若副食品的量已經足以撐到下一餐,就可以取代一餐的奶,然後同時將副食品的餵食時間調整為中餐與午餐,跟著爸媽一起吃飯,享受模仿進食的樂趣。

  1. 月齡十到十二個月:

    依照寶寶的習慣,可以開始給到三餐的副食品,建議早晚喝奶,三餐吃副食品,就可以準備銜接一歲後的三餐正餐,兩餐點心。

副食品結語

不管是親餵母乳或是配方奶,當孩子滿六個月之後,務必開始添加副食品否則寶寶會有營養不足的危機,適當的給予副食品不僅可以訓練孩子的咀嚼吞咽能力,更可以讓他們練習接受多樣化的食物,體驗到食物的美味,培養嗅覺、味覺等等,為未來良好的飲食習慣打下基礎。

Hits: 250

分享本文,你能幫助到與你有同樣困惑的人

推薦文章:

  1. 運用「蒙特梭利」教學法的幼兒園,與其他幼兒園不同在哪?
  2. 新手爸媽第一課-新生兒奶量要多少才夠
  3. 新手爸媽第二課-嬰兒睡眠時間大解析
  4. 【育兒須知】親密的嬰兒按摩,能為你的寶寶帶來8個好處
  5. 掌握新生兒洗澡三大重點,讓慌亂的新手爸媽沐浴也能輕鬆上手
  6. 寶寶半夜大哭,是夜驚還是惡夢?養成寶寶睡眠的正確四個觀念,讓你的寶寶一覺到天亮

分類: General, 育兒, 育兒知識 標籤: 副食品, 添加副食品

讀者互動方式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主要資訊欄

好物推薦

孕肚細紋肚膜

免費索取

近期文章

  • EFAN 2023秋季女士超大尺碼圓領蝙蝠袖套頭衫評論
  • GINKANA孕婦衫方領修身T恤上衣長袖檢討
  • GINKANA 孕婦頂部褶皺長袖孕婦襯衫評論
  • POSHDIVAH婦女孕婦高腰彈力鉛筆裙評論
  • Floerns 女性孕婦條紋印花長袖針織休閒T恤評論

近期留言

  • 「Katie」於〈【胚胎心跳】懷孕初期,最早和最晚的哪幾週,可測得心跳?若測不到心跳該如何處理呢?〉發佈留言
  • 「吳小姐」於〈【胚胎心跳】懷孕初期,最早和最晚的哪幾週,可測得心跳?若測不到心跳該如何處理呢?〉發佈留言
  • 「mofisa」於〈【胚胎心跳】懷孕初期,最早和最晚的哪幾週,可測得心跳?若測不到心跳該如何處理呢?〉發佈留言
  • 「鄭小姐」於〈【胚胎心跳】懷孕初期,最早和最晚的哪幾週,可測得心跳?若測不到心跳該如何處理呢?〉發佈留言
  • 「翠絲」於〈【胚胎心跳】懷孕初期,最早和最晚的哪幾週,可測得心跳?若測不到心跳該如何處理呢?〉發佈留言

分類

  • General
  • 好物推薦
  • 妊娠併發症
  • 婦科知識與備孕須知
  • 嬰幼兒常見疾病與保健
  • 孕期不適症狀與處理
  • 孕期產檢
  • 寶寶成長里程碑
  • 懷孕
  • 懷孕初期徵兆
  • 懷孕禁忌與破解迷思
  • 生育/托育補助
  • 產兆、分娩與產後照護
  • 育兒
  • 育兒知識

標籤

Ekouaer Mamaway Momcozy Pharmedoc POSHDIVAH QUEEN ROSE 不孕檢查 不孕症 分泌物 副食品 勞保 口服排卵藥副作用 可調節 哺乳胸罩 子宮肌瘤 孕吐 孕婦 孕婦服裝 孕婦枕 孕婦枕頭 孕婦產品 孕婦用品 孕婦裙 孕期 家居用品 床上用品 懷孕 懷孕初期 懷孕初期出血 懷孕後期 懷孕枕 新生兒 月經 枕頭 無袖 產品評論 產後護理 產後護腹帶 產檢 睡眠 睡眠用品 腸病毒 自費產檢項目 評論 驗孕棒

其他操作

  • 登入
  • 訂閱網站內容的資訊提供
  • 訂閱留言的資訊提供
  • WordPress.org 台灣繁體中文

網站統計

  • 98
  • 135
  • 6,753
  • Twitter
  • Facebook
  • Instagram

Copyright © 2023 · WordPress ·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