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得知寶寶得到一般感冒或玫瑰疹?Answer:玫瑰疹症狀=高燒+全身性紅疹
玫瑰疹會傳染嗎?玫瑰疹症狀有那些?得到玫瑰疹該注意什麼事情?
玫瑰疹屬於良性病毒傳染疾病,幾乎所有寶寶都會得到,當寶寶的玫瑰疹病程結束後,身體會產生抗體,終身不會再得病。
玫瑰疹症狀包含反覆發高燒2~5天,高燒超過39度以上,除了高燒時精神稍微不濟,退燒時的活動力與食慾都正常,在最後一次退燒的半天內,身體出現玫瑰色的紅疹,就能確定寶寶是得到玫瑰疹沒錯。
當寶寶得到玫瑰疹時,父母只要多注意幫寶寶多補充水分,以及在高燒時幫寶寶降溫,讓他感覺舒適一些,陪伴寶寶一同度過人生中唯一一次玫瑰疹病程,當病程結束後,寶寶同時也獲得抗體,身體又變得更強壯囉!
閱讀到這邊,新手爸媽應該稍微鬆了口氣吧?想了解玫瑰疹的病徵,除了高燒以外,還有那些?是否會引起其它併發症?想了解關於其它玫瑰疹症狀,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文章目錄
如何預防玫瑰疹?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一歲四個月的霓霓,突然間發高燒到39度,霓霓的媽媽趕緊帶她去耳鼻喉科診所,診所醫生說是霓霓是一般感冒,回去吃退燒藥應該就好了。霓霓媽回家後,按時給霓霓喝了兩帖退燒藥,卻不見好轉,甚至燒得溫度更高到40度,霓霓媽覺得不對勁,半夜帶霓霓去大醫院掛急診。
急診醫師問診後,發現霓霓沒有咳嗽,也沒有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只有斷斷續續的高燒,食慾、活動力都正常,醫師檢查霓霓的喉嚨,發現她的喉嚨有一點點泛紅發炎,醫師研判霓霓應該是得了玫瑰疹。
醫師開了退燒藥水,跟霓霓媽說明回家後的注意事項,果不其然,霓霓在高燒兩天後,突然燒退了,然後身體與臉開始出現大片紅疹,不痛也不會癢,果然沒錯就是玫瑰疹症狀。
究竟,霓霓是如何感染到玫瑰疹?其實,造成寶寶感染玫瑰疹的常見病原體是第六型(HHV-6)和第七型(HHV-7)人類皰疹病毒,這兩型病毒,時時刻刻都在空氣間流動,透過口鼻飛沫傳遞傳染。
而玫瑰疹的完整名稱叫做嬰兒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又名猝發疹(Exanthema subitum),顧名思義就是會突然間發作起玫瑰色疹的嬰兒疾病,通常好發年齡在6個月~2歲的嬰幼兒,發病的高峰期大概是1歲上下(7個月~13個月大)。
許多大人體內都有第六型及第七型皰疹病毒,只是大人抗體多不會發病,即便發病症狀可能相當輕微,因此不容易被察覺,當大人親吻寶寶時,可能就將呼吸道分泌物或唾液中的病毒傳染給寶寶。而另一種常見的傳染途徑,是從未感染過玫瑰疹的寶寶,去到托嬰中心上課,可能也會被其他寶寶呼吸的飛沫傳染到病毒。
看到這邊,一定許多家長想問,那玫瑰疹該怎麼預防呢?有預防針可以打嗎?
答案是沒有玫瑰疹疫苗可施打。若真要預防,就是少出入人潮多的公共場所,以及做到勤洗手,減少口沫傳染的機會,其實就是養成寶寶的良好衛生習慣,就能夠避免感染到許多病毒。
其實,因為玫瑰疹病毒盛行太過廣泛,加上沒有好發的季節,一年四季都會被傳染,幾乎所有寶寶都曾經感染過,但值得慶幸的是,玫瑰疹症狀與疾病併發症並不嚴重,所以雖然玫瑰疹在寶寶間的得病率相當高,但卻很少聽到衛福部或醫療院所會特別宣導,請父母注意預防等消息出現。
玫瑰疹症狀 高燒後全身長紅疹
如何確認寶寶得的是一般感冒或是玫瑰疹呢?
玫瑰疹通常具有幾項特色,症狀發生的時間點,有明確的時間順序。特色如下,給各位父母參考。
- 反反覆覆發高燒約3至5天,高燒溫度達39-40°C,沒有伴隨著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流鼻涕等)。
- 在高燒過程中,寶寶會因身體不舒服一直躁動,但退燒後的食慾及活動力正常,不會嘔吐。
- 在最後一次退燒的半天內,出現玫瑰色的紅斑或丘疹,有時候摸起來有一點凸凸的,直徑大約0.2-0.5公分。
- 常出現紅斑或丘疹的部位是臉部跟軀幹,後來可能蔓延到頸部和四肢,玫瑰疹引起的紅斑不會痛也不會癢,通常過2-3天就會自動消失,不會脫皮也不會留下黑色素沈澱,發完疹子後就沒事了。
- 有些寶寶會伴隨輕微腹瀉,但不嚴重。
當寶寶感染過玫瑰疹後,體內會自行產生抗體,當生病完全痊癒後,寶寶會獲得免疫力,日後不會再感染玫瑰疹。
若寶寶不小心中玫瑰疹,家長該如何照料?
大多數寶寶得玫瑰疹的症狀,幾乎就是發高燒與出紅疹,然後因為紅疹不會痛不會癢,寶寶不會抓破皮,不需要特別擦外用藥膏。
新手爸媽只要特別注意當寶寶發高燒時,控制他的體溫,讓體溫下降一些,讓寶寶感到舒適一點,以及因為寶寶會反反覆覆地發燒,容易產生脫水現象,也要記得隨時幫寶寶補充足夠的水分。
幫寶寶降溫的方式,可嘗試物理性的方式幫助寶寶退燒(舉例:幫寶寶擦澡或泡澡、保持室內通風),若物理性的效果不佳,也可選擇給予寶寶口服退燒藥,切記要先經過醫生指示才可使用,千萬不可隨便給寶寶吃成藥喔!
玫瑰疹可能的併發症——當寶寶出現抽搐該如何處置?
絕大多數玫瑰疹患者,都能夠自行痊癒,僅有少部分孩童可能會產生抽搐的情況,抽搐是因孩童的大腦發育尚未完全,在發燒的時候,引起腦細胞之間產生異常放電的情形,表現在身上就是手腳抽動的症狀,也就是熱性痙攣的現象,通常時間維持2-3分鐘就會停止,且不太會留下腦部後遺症。但當爸媽看到小孩抽搐,一定都會覺得很害怕,這時可以這樣做:
- 讓寶寶保持側躺的姿勢,避免他被食物或口水噎到。
- 在寶寶周圍,特別是頭部附近,用枕頭或棉被圍繞,避免寶寶發作時撞傷。
- 最後,等2~3分鐘讓寶寶的抽搐症狀消失。
玫瑰疹是良性的病毒感染疾病,大部分感染的寶寶都不會有任何後遺症,非常少數會合併輕微的腦炎或肝炎,通常出現嚴重併發症的寶寶,會是抵抗力極差的寶寶(譬如,先天性免疫功能不佳等),因此一般寶寶發生併發症的機率非常非常低,父母無需過度擔憂。
結論
同為新手爸媽的我,非常能夠體會,當父母看到小小隻的寶貝,正在承受發高燒的身體折磨,反覆發作連續好多天,每個人一定都心急如焚,擔心寶寶的腦袋會不會燒壞?好不容易養胖會不會又瘦了?
幸好,玫瑰疹症狀是每一個寶寶成長的必經過程,抵抗力強的寶寶症狀不明顯,抵抗力弱的寶寶症狀明顯些,但幾乎是所有寶寶的童年回憶。
值得慶幸的是,玫瑰疹症狀除了高燒與出紅疹,不太會引起嚴重併發症,而且人生中只要得過一次玫瑰疹就免疫了,父母就好好陪伴寶寶度過難受的幾天,當作是小寶寶又朝向長大成人,邁進一大步的成年禮吧!
文/Grace Lin
Hits: 985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