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長痔瘡】8個方法舒緩孕期痔瘡的不適感,以及七點預防懷孕長痔瘡的注意事項
在懷孕期間最常見的不適症狀之一就是「痔瘡」,這對於許多孕媽咪來說是很難以啟齒的秘密,往往都會等到症狀十分的嚴重才會就醫,其實只要平時多留意日常生活習慣,多攝取蔬菜水果、補充水分及維持良好的排便習慣,就能預防令人尷尬的孕期痔瘡問題。
今天我們來聊聊為何孕期會長痔瘡的原因,以及如何舒緩痔瘡的不適感,最後告訴你如何預防在懷孕期間長痔瘡的方法。
懷孕期間長痔瘡會不會影響自然產?
不用擔心,痔瘡並不會影響正常的分娩,但是分娩有可能會使痔瘡更加的嚴重,如果痔瘡嚴重或者是有外痔血栓的形成,為了防止痔瘡進一步的發展也可以考慮選擇剖腹產,建議跟醫生做討論,讓醫生根據您的具體情況來決定分娩的方式。醫學專家提醒,孕期治療痔瘡一定要採取安全無副作用的治療方法,避免給身體造成傷害。
是不是想知道如何預防在懷孕期間長痔瘡呢?就讓我們繼續閱讀下去吧!
孕期長痔瘡的原因?
女性在懷孕期間無論是生理或是心理都面臨的重大的改變,根據醫學統計,孕婦在懷孕期間發生痔瘡的機率高達七成,許多孕媽咪到懷孕的後期都有痔瘡的問題,而且會越來越嚴重,不僅出現了腫脹、疼痛、搔癢的不適感,甚至有些會排便後還有出血的現象。在懷孕期間容易發生痔瘡的原因有以下六個:
-
便秘問題:
- 不少孕媽咪都有孕期便秘的問題,排便不順可能會使糞便壓迫直腸,而讓痔瘡的問題更加的嚴重。
-
腹壓增加:
- 隨著胎兒的成長,媽媽的體重也會增加,因為子宮的脹大,腹壓增加的情形有可能會導致既有的痔瘡往肛門口脫出,讓孕媽咪感覺痔瘡變得更加嚴重。
-
血流增加:
- 懷孕期間孕媽咪的血流量會增加,也有可能會加重痔瘡組織血管曲張的情況。
-
荷爾蒙的變化:
- 懷孕期間身體會分泌黃體素,會減低腸子蠕動的情況,所以會增加痔瘡發生的可能性,此外,生產前身體也會自行調節放鬆肌肉,以利於自然生產,所以有可能提高既有痔瘡突出的機會。
-
自然生產:
- 自然產的孕媽咪會用力的將胎兒推出產道,促使痔瘡組織脫出肛門口,造成感覺痔瘡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
長期固定姿勢不動:
- 懷孕時期,孕媽咪如果長時間的久站或久坐等等的固定姿勢維持太久,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容易造成靜脈曲張,就會引起痔瘡的問題。
痔瘡的類型
你知道嗎?其實痔瘡有分為「內痔」與「外痔」,他的區分方式是以「齒狀線」也就是肛門外緣以上兩公分的位置名稱做區分。
如果痔瘡長在齒狀線以上稱為內痔,由於內痔的所在位置通常孕媽咪都不會感覺到疼痛,可以說是幾乎沒有症狀,甚至孕媽咪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內痔,直到糞便中出現血絲才會發現異樣。
如果痔瘡在齒狀線以下則稱為外痔,位於肛門口附近的位置,很容易被發現,因為有突起物,時常會感覺到疼痛,尤其是用力排便時更是痛苦不堪。
如何緩解孕期痔瘡的不適感?
在懷孕期間或是生產後產生的痔瘡問題有以下8種方式可以緩解:
-
避免便秘:
- 應盡量避免解便時在馬桶上出現用力排便的動作,出力時間掌握在7~10分鐘內,應保持作息正常,少量多餐,多攝取水份,每日2000 CC以上和高纖維的食物,必要時可以補充益生菌或纖維補充品,或者是請醫師開立安全的軟便劑或輕瀉劑來幫助排便。
-
避免長時間的久坐或久站:
-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幫助血液循環也可以做凱格爾運動,收縮會陰部和肛門附近的肌肉,增加肛門部的血液循環。
-
每天溫水坐浴可以緩解痔瘡的疼痛:
- 每天坐浴臉盆溫熱水,一至三次,每次15到20分鐘,可以增加肛門的循環、軟化痔瘡的血栓,使疼痛減緩,如果蹲坐下來的姿勢,對懷孕後期的孕媽咪過於勉強,可以在每天的排便前後或早晚各一次,使用蓮蓬頭小水柱的溫水,沖洗肛門部約5分鐘,一日三四次,也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
發生嚴重的腫脹、灼熱或疼痛時:
- 可以使用含有抗發炎成份或血管收縮成份的痔瘡藥膏,配合局部的冷敷,可以減緩痔瘡發作時候不舒服的感覺,也可以在醫生的指示下用塞劑來幫助消腫。
-
左側躺:
- 此姿勢有助於改善血液回流的狀況,平躺會使脹大的子宮壓迫下腔大靜脈,所以建議睡眠或休息時可以採取左側躺的姿勢。
-
門診挑出血栓痔瘡內的血塊:
- 如果在懷孕中突然發作血栓痔瘡,雖然不能做手術,但可以在門診時請醫師以針頭輕輕挑破血栓,將血塊擠出來,不但可以立即緩解症狀,也可以預防再一次血栓的襲擊。
-
請保持肛門周邊的清潔:
- 排便後使用免治馬桶或蓮蓬頭以小水柱溫水沖洗肛門內部,並用毛巾或紙巾輕輕壓乾,千萬不要用衛生紙用力擦乾,會有可能讓痔瘡出血或潰瘍。
-
做擴張按摩:
- 在擦藥膏時,順便用手指在肛門做擴張按摩,有助於促進肛門周邊的血液循環,增進血液回流,讓肛門不要太緊縮,一天可以做二至三次,腫脹會比較容易緩解。
如何預防孕期長痔瘡?
在懷孕期間要預防長痔瘡有以下幾個注意事項:
-
避免長時間的久坐或久站:
- 養成規律的散步、快走的習慣,並做懷孕時期可以做的凱格爾收縮運動,規律的運動可以幫助血液循環,而凱格爾運動可以收縮會陰部和肛門處的肌肉,促進血液循環避免痔瘡內的血管曲張惡化。
-
使用正確的排便方式與姿勢:
- 其實坐在馬桶上不斷地用力是錯誤的排便方式之一,想一次將所有的糞便排出或當糞便排出後無提肛收縮肛門括約肌的動作,例如長時間習慣坐在馬桶上閱讀報章雜誌或玩手機,這就是犯了此類毛病,會疏忽正常的提肛反射。
- 不正常的排便方式,除了會導致痔瘡之外,也會促使骨盆腔下降,造成女性直腸膨出,以及會陰部神經的拉傷。因此當有便意的時候坐到馬桶上,順勢用力將糞便排出,然後立即提肛收縮肛門,接著放鬆等待下一波的便意,重複上述的動作直到將所有的糞便排乾淨後,就可以離開,不可以久坐於馬桶。
-
多吃膳食纖維:
- 膳食纖維對人體的循環健康很重要,但是常常被忽略,尤其是現在人經常吃外食導致攝取不足,缺乏膳食纖維就會容易造成便秘,蔬菜水果在每日攝取食物中量要占最大多數,成人女性每天至少要五到七種蔬果才夠,建議多吃新鮮未加工的水果,才能充分攝取到水果中的果肉纖維,另外深色蔬菜是不能少的,可以選擇天然的食物,例如木瓜、香蕉、糙米、燕麥等等,纖維質很高的食物都可以幫助腸胃蠕動。
-
飲食要盡量清淡,少吃辛辣食物:
- 辣椒、胡椒、芥末等辛香料,對於肛門容易產生過度刺激而造成充血,增加痔瘡形成的機會,建議在孕期飲食以清淡為主,避免食用辛辣或是重口味的食物,就可以減少痔瘡的發生率。
-
排便後使用溫水沖洗屁股:
- 如果已經出現痔瘡,孕媽咪在排便後可以用溫水沖洗屁股後,再用毛巾壓乾。這樣的方式,會比用衛生紙直接擦拭來得好,因為痔瘡不但會影響擦拭的清潔度,也容易在擦拭過程中將痔瘡擦破,造成流血,沖洗肛門可以減少肛門摩擦的機會,此外在洗澡時也可以用溫水沖洗肛門順便按摩肛門附近的血管促進血液循環。
-
規律的生活作息:
- 規律的生活作息可以減少精神、身體的壓力,沒有壓力負擔,身體的機能就能順暢的運作,熬夜這種不規律的生活型態或是工作上過大的壓力,有可能會引起便秘進而引發痔瘡,所以孕媽咪要好好調養身心,養成規律的作息。
-
體重不要增加太多:
- 因為體重越重,重量都會壓至骨盆腔而造成肛門靜脈曲張惡化。
結語
懷孕期間長痔瘡是一個很常見的困擾,千萬不要諱疾忌醫,導致狀況變嚴重,有任何問題都應該立即與婦產科醫師做詢問,並且在平常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以及多攝取膳食纖維來避免痔瘡的發生。
文/P.Y.Chen
Hits: 3385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