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vs.自費產檢項目 該如何選擇?(上)
產檢項目百百款,猶記得當年產檢,一堆看不懂的檢查項目,越看頭越昏。只好趕緊打電話給學姊們,詢問究竟那些項目該做,那些不必要做?畢竟自費產檢項目,每一項都不便宜,但媽媽心裡也會害怕,若是省略其中幾項,而因此沒檢查到胎兒的狀況,到時生出來才發現有缺陷,豈不是因小失大?
每次去醫院產檢都是天人交戰,想說這次又要噴多少錢呢?此篇整理出公費與自費產檢次數與各項檢查,相信媽咪們在看過文章後,應該更能夠了解,做這些檢查的目的,幫助孕媽咪們在未來,挑選自費檢查項目時,能夠更得心應手,在兼顧荷包與寶寶健康之間,做出最好的選擇。
(攝影師:Edward Jenner,連結:Pexels)
文章目錄
公費產檢項目
全民健保一共補助10次公費產檢,使用期間分別在妊娠初期(未滿17週)補助2次、妊娠中期(17-29週)補助2次、妊娠後期(29週以上)補助6次。比較特別是第1次產檢,會特別抽血檢查血液常規、性病等項目;懷孕滿20週提供一次公費超音波檢查,滿36週有一次乙型鏈球菌篩檢。
其它7次產檢,則是固定的檢查項目,像是量體重、血壓、胎心音、胎位,以及尿蛋白、尿糖試紙等基礎檢查。
一般產檢頻率,在懷孕28週前,維持一個月做一次產檢;懷孕到29-35週,縮短為每兩週一次產檢;在接近胎兒足月的36週後,則改為一週一次更密集的檢查,因為胎兒隨時可能出來到世上,跟爸爸媽媽見面,當然更要時刻關注胎兒的狀態。
檢查期間 | 建議週數 | 費用 | 檢查方式 | 檢查名稱 | 檢查內容&篩檢原因 |
妊娠初期 | 第12週以前 | 公費 | 抽血+
驗尿 |
醫師問診
身體檢查 實驗室檢查 例行檢查 |
|
第16週 | 公費 | 驗尿 | 例行檢查 | 例行檢查項目:
|
|
妊娠中期 | 第20週 | 公費 | 驗尿 | 例行檢查
超音波檢查 |
|
第28週 | 公費 | 驗尿 | 例行檢查 | ||
妊娠後期 | 第32週 | 公費 | 驗尿 | 例行檢查
提供VDRL等實驗室檢驗 |
|
第34週 | 公費 | 驗尿 | 例行檢查 | ||
第36週 | 公費 | 驗尿+
內診 |
例行檢查
補助乙型鏈球菌篩檢 |
||
第38週 | 公費 | 驗尿 | 例行檢查 | ||
第39週 | 公費 | 驗尿 | 例行檢查 | ||
第40週 | 公費 | 驗尿 | 例行檢查 |
自費產檢項目
政府公費補助的產檢項目畢竟有限,此時許多媽咪就會自費選擇其它產檢項目。想進一步了解胎兒的遺傳因子,有沒有遺傳到先天性疾病,以及身體發育有無健全,都是為了在胎兒出生前做好萬全準備,安心迎接寶寶到來。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自費的產檢項目越來越多元,以下整理出9種常見的自費產檢項目,各項檢查的內容與原因,讓各位媽咪參考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您的檢查。
建議週數 | 費用
*價格皆為參考 |
檢查方式 | 檢查名稱 | 檢查內容&篩檢原因 |
10週以後 | $14,000-38,000 | 抽血 | 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查(NIPT) | 初期唐氏症篩檢,檢測母體血中胎兒游離DNA,與資料庫進行染色體套數數量比對,得出DNA有無疑似異常的結果。 |
11-13週 | 單胞胎$2,600-3,000
雙胞胎$3,000-3,500 |
抽血+超音波 | 胎兒頸部透明帶 | 初期唐氏症篩檢,唐氏症寶寶的頸部透明帶較厚且鼻骨較短,利用超音波檢查透明帶及鼻骨狀態,加上抽血檢測媽咪的母血生化值(PAPP-A+ β-HCG),去反映唐氏症風險值。 |
16-18週 | $8,500-9,500
(34歲以上高齡產婦政府補助$5,000) |
抽羊水 | 羊膜穿刺 | 唐氏症診斷,用10公分長的細針,穿過肚皮抽取20-25cc羊水,進行羊水內的胎兒細胞染色體核型分析,但有千分之二的流產機率。 |
11-13週 | $2,800-3,000 | 抽血+超音波 | 子癲前症 | 台灣孕婦死亡三大原因之一,發生率5%。若未妥善照顧,可能發展成子癲症(全身抽搐、凝血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死亡率高,容易發生早產情形。 |
17週以前 | $2,300-2,600 | 抽血 |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 | 一種致命的遺傳疾病,帶因率50%。肌肉逐漸性地退化萎縮無力,但智能發展正常,若夫妻皆為SMA帶因者,胎兒1/4為該病徵患者。 |
17週以前 | $4,000-4,500 | 抽血 | X染色體脆折症(Fragile X Syndrome) | 遺傳性智能障礙疾病,僅次於唐氏症。患者平均智商低,特徵包含過動現象、語言障礙、自我攻擊性等。 |
20-24週 | $4,700-5,000 | 超音波 | 高層次超音波 | 檢查胎兒身體細部構造與發育,但羊水過多過少,胎兒姿勢,肚皮太厚,骨骼鈣化等都會影響觀察結果,敏感度最高為80%。 |
26-28週 | $275-300 | 喝糖水+
抽血 |
妊娠糖尿病篩檢 | 喝下50G葡萄糖水,一小時後驗血糖值。檢測是否為妊娠糖尿病患者,會增加胎兒死亡率及新生兒併發症。 |
35-37週 | 符合資格者 $150-200 未符合資格者 |
內診 | 乙型鏈球菌篩檢 | 國內約有18-20%孕婦產道帶有此細菌,大部分孕婦不會感到不適,但胎兒經過產道可能受到感染,嚴重會造成敗血症、腦膜炎、甚至死亡。 |
唐氏症篩檢
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查(NIPT)
建議週數:10週以後
檢查方式:抽血
平均費用:$14,000-38,000
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俗稱NIPT),為一種非侵入性的初期唐氏症篩檢,只需抽取母體血液10ml,萃取血中的游離DNA,利用次世代定序技術,將游離DNA與資料庫進行染色體套數數量比對,得出DNA有無疑似異常的結果。
主要針對胎兒的第13號染色體巴陶氏症、第18號染色體愛德華氏症、第21號染色體唐氏症等染色體三體症做檢測,準確率99%。雖然NIPT的篩檢出唐氏症的機率準確度高,但還是屬於篩檢的一種做法,無法取代羊膜穿刺的診斷,因此若NIPT篩檢出來結果是高風險,還是需要透過做羊膜穿刺做最後的確診。
(攝影師:Edward Jenner,連結:Pexels)
胎兒頸部透明帶
建議週數:11-13週
檢查方式:抽血+超音波
平均費用:單胞胎$2,600-$3,000、雙胞胎$3,000-$3,500
屬於初期唐氏症篩檢,頸部透明帶指的位置在胎兒頸部後方皮下積水的空隙,利用超音波掃描會呈現透明狀,透過檢測這段空隙的厚度,去判斷胎兒基因是否異常。
由於唐氏症寶寶的頸部透明帶較厚且鼻骨較短(或沒有鼻骨),可從超音波看出是否有唐氏症的風險,同時加上抽血檢驗媽咪的母血生化值(PAPP-A+ β-HCG),綜合判斷去反映唐氏症風險值,準確率80-90%。
唐氏症診斷
羊膜穿刺
建議週數:16-18週
檢查方式:抽羊水
平均費用:$8,500-$9,500 (34歲以上高齡產婦政府補助$5,000)
醫生在超音波的引導下,用一根10公分長的細針,穿過肚皮抽取20-25cc羊水,分析羊水中的胎兒DNA,診斷胎兒的染色體、基因是否有異常。
由於羊膜穿刺需要抽取孕婦體內的羊水,需要在羊水量足夠的時間去做檢查,通常建議在懷孕16-18週之間,此時羊膜腔的羊水容量足夠,且活性細胞也較多,較容易成功培養細胞,加上分析結果須等待2-3週,到時若檢查結果為異常,父母也有時間能做引產。
但羊膜穿刺畢竟屬於侵入性檢查,會有千分之二的流產風險,雖然流產機率遠低於唐氏症發生機率,且診斷準確率高達99%,因此還是有許多父母選擇做羊膜穿刺。
由於自費產檢項目百百款,難以在一篇文章中介紹完畢,因此下集將繼續介紹,尚未涵蓋的自費產檢,例如,子癲前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妊娠糖尿病篩檢等各項檢查,希望能解決孕媽咪們挑選自費產檢項目的困擾,兼顧胎兒健康與荷包厚度!
文 / Grace Lin
相關文章:公費vs.自費產檢項目 該如何選擇?(下) 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
Hits: 1133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