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3+9原則!新手爸媽挑選產後護理之家,輕鬆又不出錯!
懷孕到生產過程,最昂貴的花費,不外乎就是坐月子。坐月子形式又分好多種,回娘家或婆家坐月子、請月嫂到府坐月子、住產後護理之家(俗稱月子中心)等三種主流方式,各有利弊沒有那一種最好,只有那一種最適合孕婦的情況。本篇將針對住產後護理之家的坐月子方式,介紹給各位新手爸媽,如果您正在考慮要住那一家?本篇將能夠幫助您,用幾項指標去挑選,最適合您的產後護理之家。
當您閱讀完本文後,將會有3項重點收穫:
- 如何在一堆產後護理之家的網路廣告中,挑選幾家適合去參觀的?有3項篩選指標
- 參觀產後護理之家時,該看那些重點?
- 簽約付訂金前,一定要注意的細節有那些?
請跟著我繼續看下去,獲得解答吧!
月子中心v.s.產後護理之家 兩者差異:是否配置護理人員
一般來說,通常民眾俗稱產後護理之家=月子中心,但其實2者之間是有差異的!
月子中心
有商業登記合法的月子中心,僅能為產婦和嬰兒提供日常起居服務,例如居住場所、膳食、衣物洗滌等,重點是無護理人員的配置,因此不能提供護理人員的服務。
如何查詢月子中心是否為合法立案?在開業執照上僅有稅籍編號,而無機構代碼,就表示業者可能是拿月子中心的證照,作為產後護理之家的營業方式,是不符合規定的喔!而如果業者的開業執照上,連稅籍編號都沒有,就表示業者沒經過衛福部合法認證而作違法經營,挑選時要看清楚喔!
產後護理之家
有商業登記合法的產後護理之家,在開業執照上會有機構代碼,依法規定人力配置,每15床(產婦床+嬰兒床)至少應有1位護理人員,且24小時均應有護理人員值班,每5床嬰兒床應設置嬰兒照顧人員1人。
或者,您也可至衛福部的醫事機構查詢網站查詢,參觀的月子中心或產後護理之家,是否被衛生局列為合法業者,為自己和寶寶的照顧多一層保障。
多久前要預約產後護理之家,網路篩選3重點:交通距離、費用預算、裝潢風格
多久前預訂
最好是在剛得知懷孕的初期(最遲不要超過3個月),就開始安排預約產後護理之家的參觀行程,對於第一胎的新手爸媽,因為過往沒有經驗,通常至少會參觀3家以上,才會對產後護理之家有基本認識,進而去了解自身需求,再決定那種房型、或是那些必要條件,符合您們夫妻對產後護理之家的期待。
在實地走訪產後護理之家前,有幾項基本條件,能夠初步篩選掉一些名單。我認為最重要的挑選條件就是月子中心的地點。
交通距離
媽媽與寶寶住在產後護理之家的幾週期間,先生通常是每天從公司或家中往返產後護理之家,在這段期間,家人(特別是娘家爸媽或公婆)也會時常造訪,來看寶寶及產婦,也因此首選之地,應該在離家近或交通地點便利的地方,才能夠讓先生或長輩往返不要太辛苦,也能多花一些時間陪伴家人。
費用預算
產後護理之家約莫可分做3種價位:高CP值、中等、豪華,以北部舉例:高CP值3,000-5,000、中等5,000-10,000、豪華10,000-15,000含以上,以上均為一日住房的價格,記得還要乘以預定住宿天數,每一間產後護理之家也會有不同大小坪數的房型,價格當然不同,有些會有住30天送2天等折扣等優惠。新手爸媽可以先考慮,在醫院生產完(自然產住院3天、剖腹產住院5天),出院後銜接到產後護理之家預定住幾天,去估計整體住房預算。
裝潢風格
住產後護理之家就像是住飯店,只是時間長近一個月,挑選一個裝潢風格,符合媽媽喜好,也能讓媽媽在住宿期間心情較好,畢竟媽媽這段期間幾乎足不出戶,所以挑選一個看起來順眼的產後護理之家,能夠讓媽媽在枯燥乏味的餵母乳及身體修復期間,心情更美麗,更不會有產後憂鬱。
參觀產後護理之家,九項重點觀察
排床規則
預定產後護理之家的入住日,通常會以預產期作為訂房日去排床,以保留預定的房型,但實際生產日,大多會提早或延後,特別是自然產的媽媽。如果遇到產後護理之家滿床的情形,大多有幾種解決方式,在原醫院多待幾日延後出院、先住不同房型的房間、先住同機構不同間的產後護理之家、先返家再入住等,多種不同排床方式,這些在合約上都應該清楚載明,建議在簽署合約前,要確認各種狀況收費,將如何計算避免產生糾紛。
月子餐
住在產後護理之家,一天吃6餐(早餐、午餐、晚餐、早點心、下午茶、宵夜),還有一堆湯湯水水要喝,一天將近一半時間都在吃東西,連續吃一個月,餐點有沒有合口味非常重要!蠻多產後護理之家的餐點是與外送月子餐配合,沒有自家中央廚房,可能會在料理客製化的彈性小一些,但不表示外送月子餐不好吃,因此可詢問能否試吃月子餐(有些要自費申請試吃),確保餐點合乎口味。
住房環境
房內硬體設備與環境,當然是挑選房型的首要考量,許多人會在意房內是否有窗戶,能夠看到外面風景。是否有獨立的自動床,讓媽媽餵母乳時能夠調整到最佳位置,睡起來也比較舒適。隔音設備好不好,會不會聽到隔壁或外面講話聲音,因為媽媽時常需要在半夜起床餵奶,睡眠品質不佳的情況下,睡著如果被噪音吵醒,脾氣一定更加暴躁。
育嬰照顧
很多父母最在意的部分,寶寶被照顧是否細心和安全,可從幾點觀察,首先是醫護比例,寶寶與護理師的照顧比例,依衛生局規定=5:1,如果照顧比例越低當然越好,寶寶照顧24小時不間斷,也代表一天會有3班制的護理師輪流照顧,換班交接除了填寫每日照顧表,如果當日寶寶有特殊狀況,像是拉稀或奶量減少等,換班的護理師有沒有特別交代。再來,孕嬰室是否24小時開窗透明化照顧,媽媽房內是否有平板或螢幕,能夠隨時看到寶寶在育嬰室狀況,保障寶寶安全,是最重要挑選關鍵。
寶寶備品耗材
每家規定不同,產後護理之家的費用,是否包含配方奶、尿布等,雖然只有一個月,但耗材費能省則省,也可以不需要額外購買帶來,這也是產後護理之家加分的部分。
同住/探訪規定

有大寶的媽媽,一定會關心,大寶是否可以一同入住,或是能否進入到公共區域,因為有些產後護理之家規定幾歲以下的小孩不能進入,怕吵到其他住客。另外,現在因疫情關係也蠻多產後護理之家,只允許除了媽媽本人外,只有一個主要照顧者,可以進房入住,或白天長時間待在房內待陪伴媽媽的規定,也就是除了主要照顧者可進房,其餘親屬拜訪皆只能待在交誼廳,且規定探視時間,有些更嚴格甚至禁止拜訪,當然這是為了寶寶健康安全做的考量,每個地方規定不同,這點記得特別詢問。
週邊服務(媽媽教室和其它活動)
幾乎每家都有,寶寶游泳、新生兒寫真、寶寶按摩、媽媽洗頭、媽媽spa、媽媽教室(瑜伽、育兒知識課程),單看個人在意的服務,可以特別詢問,如果要加購費用怎麼計算。通常第一次會免費贈送,但要第二次可能需額外付費。
醫師看診次數
婦產科醫師、營養師、小兒科醫師,通常一週至少會來產後護理之家巡診一次,剛生產完的媽媽對於身體變化一定很不適應,例如子宮收縮、排惡露、情緒變化等,既然選擇了產後護理之家,就希望把身心靈調整到最佳狀態再回家,因此有醫師看診,解決媽媽對於自身或寶寶的問題,都能夠讓媽媽更安心。
收費與退費標準
產後護理之家的費用昂貴,且通常在懷孕初期就必須要先簽約付訂金,才能保留想要的房型,而從付訂金到生產當天,中間可能是8-9個月的時間,其中會發生什麼變化很難預料,也因此時常發生糾紛,根據行政院頒布的產後護理機構定型化契約中,明定訂金不得超過契約價10%,入住前幾日解約,沒收訂金幾%等,都有特別規定,簽約前記得看清楚規定。
文/Grace Lin
Hits: 253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