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判斷鵝口瘡&日常照護 讓口腔念珠菌遠離寶貝
寶寶口腔中,出現不規則形狀與大小的白色斑塊,想說應該是喝奶殘留下的奶垢,用手去摳沒想到反而造成出血,這個像大麥町狗身上的白色斑塊,究竟是什麼?
看完本篇文章後,您將能夠用3個指標,察覺寶寶是否罹患鵝口瘡。
- 何謂鵝口瘡?鵝口瘡與奶垢的差異
- 寶寶為什麼會罹患鵝口瘡,好發年齡是幾歲?
- 鵝口瘡的常見治療與預防方式,減少再次感染的機會
在了解3個關於鵝口瘡的基本知識前,新手爸媽應該要先知道,為什麼寶寶容易罹患鵝口瘡,原因是…
文章目錄
何謂鵝口瘡?也稱作口腔念珠菌病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黴菌的一種)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症,因此鵝口瘡又稱作口腔念珠菌病,鵝口瘡的好發年齡為1歲以內的嬰幼兒,尤其在嬰兒出生滿月以前,以及3~4個月大的嬰兒,特別容易感染,當寶寶滿1歲後,隨著身體的抵抗力增加,發生機率會逐漸下降,但對於抵抗力差的寶寶或老年人,還是有可能發生的。
發生鵝口瘡的原因 產道感染v.s.奶垢殘留口腔
發生的原因,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認為自然產的寶寶,在分娩過程中,經過媽媽的產道而感染到念珠菌,但其實,剖腹產的寶寶,也有可能得到鵝口瘡。
另一種說法,白色念珠菌是一種存在於身體內的黴菌,正常情況下念珠菌數量會保持平衡,分佈在人的皮膚、腸胃道、口腔等部位,只是數量不多也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而當身體免疫力出現問題時,念珠菌會大量增長,此時就會造成身體的危害。然而,念珠菌最喜歡溫暖又潮濕的環境,當小寶寶喝完奶奶,嘴裡殘留的奶渣,能夠提供念珠菌生長的養分,且口腔內溫暖的環境,就是念珠菌最適合生長的溫床,也因此醫生常會提醒,寶寶在喝完奶後,父母記得幫他做口腔清潔,減少念珠菌大量滋長的可能性。
稍後,我將揭曉當寶寶感染到鵝口瘡,父母該如何協助處理,才不會弄痛寶寶。不過首先,我要告訴你,鵝口瘡有那些跡象…
鵝口瘡症狀 判斷鵝口瘡或奶垢的差異
當舌頭上出現白色斑點的凝塊,凝塊周圍有紅暈,白斑分佈範圍不只侷限在舌頭,上顎及口腔內側也是常出現白斑的地方,當父母想用力擦拭掉白斑,可能會出現出血點,寶寶也會感到疼痛。
由於鵝口瘡與奶垢很相似,因此許多新手父母時常搞混,但其實如果是一般舌苔上的奶垢,擦拭後就會消失,且奶垢僅出現在舌面,如此就可與鵝口瘡做區分。
當寶寶感染鵝口瘡,可能會出現胃口不佳、食慾下降、身體躁動等感覺不舒服的情形,父母可以透過觀察寶寶在吃東西的時候,與平時是否有異狀?比如說…
平常非常愛吃手手,但突然間不喜歡了,或是吃東西時變得愛吃不吃的,都可能是因為寶寶口腔不舒服,造成他不願意碰觸到傷口,導致食慾降低。
治療鵝口瘡方式:藥水塗抹患處,非食用下肚!鵝口瘡也可能引起念珠菌尿布疹
診斷鵝口瘡的方式,醫生可用肉眼直接觀察,或是取少量的白色粘膜化驗,是否含有白色念珠菌菌絲,就能夠確定寶寶有無得到鵝口瘡。
治療鵝口瘡無法透過口服藥,需要將藥物塗抹在白斑處。
其中一種常見治療於鵝口瘡的抗黴菌藥物Mycostatin滅菌靈懸液用粉劑,使用時需要將粉劑加水後塗抹在患處,並非直接將粉劑服用下肚。
在塗抹前先用沾濕的紗布塊將寶寶口腔清潔乾淨,再用棉花棒或手指捲紗布塊沾取藥水塗抹於患處,一天塗抹3-4次在飯後使用,服藥後的30分鐘內,不要讓寶寶進食喝水,讓藥能附著於口腔黏膜產生效果。
藥物治療至少一週以上,等到白斑消失後持續服用3天,才能夠徹底根除病灶。切記…
當懷疑寶寶疑似得到鵝口瘡時,請先帶去給醫生看,讓專業醫生判斷後開立適合的處方藥,以及適合寶寶的劑量,才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鵝口瘡完全痊癒後,不太會有什麼後遺症,且自行痊癒的機率也高,只是切記在一週的藥物治療期間,要徹底執行醫生囑咐,不得擅自停藥,才能夠將病完全根除,除此之外,鵝口瘡並不會對寶寶構成太大的威脅。
當然,鵝口瘡也可能會造成併發症,由於有些白色念珠菌會經由腸道排出,因此可能感染到肛門周圍的皮膚,造成寶寶出現念珠菌尿布疹,父母也要特別注意。
可是,還不僅如此…當寶寶還是得到鵝口瘡,父母居家如何護理與預防呢?可以分成以下幾種情況的處理方式…
日常預防護理 每天刷牙&奶嘴、玩具定期消毒更新
抵抗鵝口瘡侵襲,預防的關鍵,就是保持寶寶的口腔清潔,以及注重寶寶使用器具的乾淨清潔,就是對於鵝口瘡寶寶最好的照顧方式。可是,還不僅是如此…
當寶寶得到鵝口瘡,親餵媽媽的乳頭也可能會受到感染,當哺乳媽媽感覺到乳頭局部紅腫刺痛,就要提高警覺了。因此當治療寶寶鵝口瘡時,會建議媽媽的乳頭也要一起治療,所以餵母乳的媽媽,也可以在乳頭周圍擦上抗黴菌藥物。
鵝口瘡寶寶在飲食過程中,會感到疼痛不適,所以在治療階段,父母可稍微改變餵乳習慣,像是餵奶餵快一點,或改用杯子餵奶,減少寶寶在喝奶時,奶嘴摩擦到口腔黏膜的機會,稍微緩解寶寶喝奶時的不適。
至於,寶寶最喜歡將所有物品放進嘴巴裡咬,所以像是奶嘴、奶瓶、玩具、固齒器等,寶寶經常放進嘴巴的物品,都需要徹底消毒清潔乾淨,避免重複感染。
特別是,奶瓶嘴與奶嘴一定要每天消毒,因為這兩樣是寶寶長時間含在嘴巴吸吮,建議當寶寶不斷重複感染鵝口瘡時,應該要重新換一批新的奶瓶嘴,減少細菌滋生在奶瓶嘴上,導致重複感染的機會,而奶嘴則建議可以戒掉不要使用,原因跟上面一樣,減少口腔感染的機率。
最後,每天都要幫寶寶清潔口腔,一天最少一次,在寶寶晚上睡覺前,將他的口腔徹底清潔,舌苔與上顎的奶垢都要特別用紗布塊清潔乾淨。
如果能夠在寶寶每次完餐後,都幫寶寶做口腔清潔,是更好的方式,只是就要看看寶寶能否乖乖配合。
如果發現有無法清除的奶垢,形狀像白色斑塊且範圍不止在舌頭而已,父母就應該要有警覺,趕快帶去給醫生診斷,避免拖長時間,期間還傳染給他人,互相感染就不好了。
結論
鵝口瘡對於寶寶來講,雖然不是一個危及生命的疾病,但寶寶會因為鵝口瘡的疼痛感,阻礙他進食的慾望,而寶寶跟大人不同,幾餐未進食,對於寶寶的營養攝取,生長都會造成很大影響,也因此當父母發現寶寶有類似鵝口瘡的症狀,還是需要趕緊帶去給專業醫生治療,才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喔!
文/Grace Lin
Hits: 895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