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口水疹】 新手父母必學!治療口水疹&5個日常照護方法!
文章目錄
前言
寶寶的臉頰紅潤,好像白雪公主吃的紅蘋果,讓人忍不住想偷咬一口…當您的寶寶臉頰一直處於非常紅潤的顏色且都不會褪色,甚至顏色越來越紅,這時就表示…
有可能是寶寶臉頰肌膚的角質層受損,皮膚發炎的緣故,爸媽就要注意是否有嬰兒口水疹的前兆囉!
閱讀完本篇文章後,您將獲得3個關於口水疹的基本知識和照顧方式:
- 什麼是口水疹?嬰兒口水疹的症狀有那些?
- 預防口水疹的日常照護方法
- 輕微與嚴重口水疹的治療方式
在了解3個口水疹的知識前,新手爸媽應該先要了解,為什麼嬰兒在某段期間,口水流的特別嚴重?原因是…
4-6個月左右的嬰兒流口水,就像是開水龍頭般地流不停?
嬰兒的唾液腺和吞嚥反射功能,自出生後不斷地發展中,通常在寶寶出生後的第4個月,發現寶寶開始流口水,也因此依照傳統禮俗,當寶寶滿4個月,家人會舉辦收涎儀式,意義在希望寶寶快快長大,不要再流口水啦!
從幼嬰時期到寶寶長牙齒的期間,大部分寶寶在第6個月左右,長出第一顆乳牙,這時寶寶口水分泌最旺盛,就這樣一路長出第2、3、4…顆牙齒,不斷流口水到1.5-2歲左右,當寶寶完成長乳牙的階段,口腔肌肉發展越來越成熟,流口水的情況就會好轉許多。
其實,流口水對於寶寶的好處非常多,也有很大的重要性,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口水中含有多種酵素,能夠幫助寶寶消化、分解食物,還能夠保護寶寶的口腔黏膜,避免遭受細菌感染。口水的重要性不僅如此,因為口水還能夠…
帶走口腔內的食物殘渣,保護牙齒避免蛀牙。最重要的是,口水能夠幫助寶寶濕潤嘴巴中的食物,讓寶寶更容易咀嚼,幫助他吞嚥。
口水疹是什麼?嬰兒口水疹的症狀有那些?
口水疹是一種皮膚接觸到唾液,所引發的皮膚疾病——濕疹。
口水疹好發於4個月至1歲大的嬰兒,由於他們常不自主的流口水,細嫩的皮膚長時間浸潤在潮濕的口水環境中,加上有時候大人愛親吻他們可愛的臉頰,口水就會殘留在寶寶臉上。
受到口水中的消化酵素不斷刺激臉部皮膚,造成皮膚角質層的角蛋白受到破壞,皮膚發炎起紅疹,就是所謂的口水疹。
而容易接觸口水的部位,當然就容易出現口水疹,常出現口水疹的部位有以下位置:
像是臉頰、下巴、脖子、胸口、四肢等,症狀包含皮膚泛紅不退、細小紅疹、皮膚粗糙不平滑、水泡、脫皮等,當寶寶流汗時,症狀會更嚴重。
當發生下列幾種狀況,就可能是得到口水疹,爸爸媽媽需要多加留意。
- 寶寶口部周圍,出現炎性鱗狀皮膚,鱗狀斑點呈現圓形或不明確形狀的分佈。
- 寶寶嘴巴周圍,出現紅疹、紅斑或乾裂的情況,有搔癢或刺痛感。
- 症狀嚴重時,嘴巴會出現丘疹、水泡或膿皰,且會反覆發作。
稍後,本文將揭露新手爸媽該如何預防,寶寶得到口水疹的5個日常照護方法。不過,首先我要告訴你的是…
當寶寶的皮膚角質層,不斷受到唾液中消化酵素溶解,產生皮膚泛紅或脫屑等症狀時,寶寶會覺得皮膚癢伸手去抓,皮膚出現傷口,細菌感染的問題接踵而來。
最常見的細菌感染是白色念珠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2種菌種,這2種菌平時數量保持一定平衡時,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但當皮膚出現傷口,細菌大量孳生,就會破壞原有平衡。
當感染白色念珠菌,也就是所謂的黴菌,皮膚會出現凸起的小紅疹或白色顆粒;而當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時,寶寶皮膚又會如何呢?
傷口會形成金黃色的膿包結痂,當膿胞破裂,細菌會隨著膿水流出而擴散,擴大感染範圍。
5個預防口水疹的日常照護方法
口水疹是局部性皮膚病,若沒有及時發現即時處理,長時間沒改善就會蔓延,引發白色念珠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寶寶就會覺得癢但不會痛,若受到細菌感染出現丘疹,按壓時就會痛。
預防口水疹的日常照護:
看到寶寶流口水時:
- 要勤快地擦拭乾淨,讓皮膚保持乾燥。
擦拭時使用以「溫水沾濕」的手帕或紗布巾:
- 而不是只用乾的圍兜兜或口水巾,將部位擦乾而已,要用濕布擦才能夠確實將口水內的酵素及唾液擦掉。
使用「按壓」的方式擦拭:
- 減少擦拭時的肌膚摩擦,減少對寶寶肌膚的過度刺激出現紅疹。
以固齒器取代奶嘴:
- 因為當寶寶吃奶嘴時,奶嘴四周圓圓的一圈,會頂在寶寶的嘴巴皮膚,容易讓寶寶流更多口水,且皮膚會長時間浸潤在口水中,使口水疹問題更嚴重。
可幫寶寶擦上乳液、羊脂膏等:
- 將口水隔絕在皮膚外,但切記擦乳液前要先將口水擦拭乾淨,避免口水感染皮膚。
可是,還不僅如此…當寶寶不小心還是得到口水疹,父母可以如何處理呢?可以分成以下兩種情況的治療方式…
輕微與嚴重的口水疹治療方式
輕微症狀
當寶寶出現輕微紅疹,可就寶寶流口水的情況,拿微濕的口水巾輕輕按壓擦拭流口水處,在擦拭時避免左右反覆多次和過度摩擦,造成寶寶皮膚角質層二次受傷。
建議父母善加使用圍兜兜,當圍兜兜或衣服被寶寶的口水沾滿,濕掉時請隨時替換新的,不讓寶寶皮膚長時間浸潤在濕處。
當皮膚上的紅疹,範圍無持續擴散,可在口水疹患處,塗上少量乳液或凡士林,阻隔口水持續刺激皮膚,切記擦乳液前,要先用清水將口水洗乾淨後再擦乳液。
為了緩和寶寶經常不自覺,想伸手去抓自己的傷口,父母應該適時幫寶寶剪指甲,預防寶寶抓傷口水疹患處,反而產生傷口的細菌感染,口水疹症狀從輕微變嚴重就不好了。
嚴重症狀
當口水疹持續惡化不見好轉,像是反覆發炎、出現水泡、膿皰等症狀,就要儘快帶寶寶就醫檢查。
醫生通常會開立像是異位性皮膚炎藥膏,每天擦1-3次,一般來說,擦藥的3-5天情況就應該好轉許多。
如果用藥超過一週不見好轉,就要停止用藥,再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可能有其它細菌感染問題,這時也許就要使用抗生素或類固醇等藥物介入治療。
結論
口水疹是一種皮膚發炎的現象,因為不是會對身體有立即性危害的疾病,因此新手父母對口水疹的警覺性相對較低,但要注意的是…
如果口水疹長期反覆發作,意指皮膚發紅的情形越來越嚴重,又或者皮膚產生不同變化,父母就要有所警覺了!因為當寶寶皮膚的角質層不斷遭受到破壞就會…
變得更加脆弱,使原本輕微的皮膚發炎,可能演變成不好處理的過敏性皮膚,未來在照顧上就會需要花費相當大心思,所以父母別輕忽了口水疹。
其實,預防口水疹並不困難,只要父母平時多加留意,寶寶的衣物清潔與衣物乾燥,當看到寶寶流口水時,趕快拿溫水沾濕的口水巾,輕輕按壓擦拭流下來的口水。
時常替換寶寶身上濕掉的圍兜兜或上衣,用固齒器取代奶嘴,給寶寶咬著磨牙,減少寶寶皮膚浸潤在口水中,就能夠避免寶寶得到口水疹的機率,對於輕微口水疹的治療方式也是如此,除非寶寶口水疹問題已經相當嚴重,皮膚出現膿皰、水泡且一直反覆發炎,就可能已經被細菌感染,要趕緊去看皮膚科,避免出現後遺症。
文/Grace Lin
Hits: 3854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