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如果發燒,要觀察這三個面向,可利於醫生做出正確的判斷及診治
佑佑媽咪早上送寶寶去學校時,老師做例行的測量額溫,螢幕顯示「Hi」溫度過高,測量不出來,想說是不是外面天氣太熱,寶寶在陽光下待太久,導致額頭溫度高,再換成耳溫式的確認,量出38度的高溫,嚇死佑佑媽咪。
老師告知佑佑媽咪說寶寶耳溫,若發燒超過37.5度,則不能入校園,要請家長帶回家照顧並自主管理3天,在這個疫情險峻,敏感的體溫下,大家草木皆兵,若是稍有不符合規定,以最高規格的方式對待,很謹慎但也帶給父母一些困擾。
佑佑媽咪只好向公司請假,害怕高燒會不會燒壞寶寶的腦袋,焦躁不安的媽咪將寶寶帶回家照顧,同時,趕緊帶寶寶帶去看醫生找原因,緊張地問了耳鼻喉科醫師,何謂發燒和監測頻率,醫師一臉你怎麼都不懂的娓娓說出寶寶發燒的溫度,無知的佑佑媽咪,只好摸摸鼻子走人。
新手爸媽或是二寶以上的父母,可能也跟佑佑媽咪一樣,正在經歷或是曾經遇過寶寶突然發燒,想瞭解什麼情況算是發燒,發燒成因是什麼,怎麼照顧發燒的寶寶,要怎麼判斷寶寶恢復正常與否。
種種問題,我們參考兒科醫學會的訊息並收集其他資料整合出答案,精彩內容都在本文與你分享,希望能幫助你更清楚知道下一步怎麼做,接著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發燒這檔事吧。
文章目錄
嬰幼兒發燒定義
通常寶寶的體溫,一般來說是比成人都還要高個幾度,可以詢問平常主要照顧寶寶的人,寶寶的額頭摸起來會不會比平常來的高?
有的話,在家可以先用額溫槍、耳溫計、肛溫或腋溫的電子體溫計確認,水銀溫度計有毒,已經被強制和規勸民眾不要使用。將您測量寶貝的溫度,做成紀錄,給予醫師一個評估的數據。
然而,我們參考林新醫院小兒衛教園地,整理出嬰幼兒正常與發燒的溫度:
- 額溫或耳溫:
額溫的準確度會受到其他因素影響,耳溫相對比較準確。耳溫適用於3個月以上的孩子,耳溫與人體中心的溫度較為貼近。
正常- 35.7℃~37.9℃
發燒-大於38℃
- 肛溫:
肛溫是最接近人體溫度的測量,新生兒大多用肛溫,不過腹瀉或體重過輕的寶寶不適用肛溫,須改用腋溫。
正常- 36.2℃~37.9℃。
發燒-大於38℃
- 腋溫:
正常-35℃~37.1℃
發燒-37.2
更多想知道怎麼正確量測體溫的方法,請到林新醫院小兒衛教園地,有步驟可供各位爸媽參照。
發燒成因與就醫治療
發燒是人體啟動免疫保護自己的一個機制,有個時間與過程,爸媽不用太過於擔憂,安心找出發燒的成因和盡早就醫接受正確醫師治療,才能給寶貝有最妥當的照顧。
- 發燒成因:
發燒的成因,大部分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燒,少部分是細菌感染,舉凡:
腸病毒、腸胃炎、流感病毒、玫瑰疹、腺病毒、輪狀病毒、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泌尿道感染..等這些都是常見的病毒感染,是會讓我們的寶貝發燒的因素。至於,正在長牙齒這個部分,是不會發燒的,所以先排除長牙齒會發燒的可能喔。
寶寶的身體開始要獨自面對人生各式各樣的病毒,由自己的抵抗力去對付他,過程都需要3-5天,就醫治療就像是幫他準備後援部隊,讓免疫力有後盾暫時休息,擇日再戰。
- 就醫治療:
- 退燒藥的使用–
寶貝發燒,父母一定會很緊張焦慮,也不曉得是什麼原因造成發燒,多等一天,更擔心一晚,不如就將寶貝帶給專業人士評估,由小兒科醫師來判斷寶貝狀況。
醫師通常都會準備一份退燒藥讓父母帶回家,成分是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坊間常見如:普拿疼,是一種止痛退燒藥物)或Ibuprofen(布洛芬,止痛消炎的非類固醇藥物)。
根據寶寶的體重,醫師再評估用藥劑量,跟著醫師指示用藥,不要自己當醫生擅自買成藥來用。
退燒藥能降溫的時間只有幾個小時,主要是讓寶貝能較為舒適面對疾病,
很多時候,吃完退燒藥,幾個小時後又會發燒,因為疾病的過程需要幾天的時間,所以不一定是醫師醫術的問題喔,除非是高燒用藥後還是不退,則請另尋高明。
- 其他疾病引發的發燒
根據不同疾病引發的發燒,醫師給予不同醫療處置,細節請洽詢您的醫師。
這裡是對於發燒常見的大方向討論,提供父母親參考,但是不能套用在所有寶寶上,更進一步寶寶的發燒成因與治療細節,請將寶貝帶去給小兒科醫師評估並診斷,判斷是哪一種類型,諮詢您的主治醫師,對症下藥,配合療程。
爸媽照顧發燒寶寶的兩件事
爸媽照顧發燒的寶寶,主要幫寶貝做兩件事情:
- 多喝水:
水分的補充很重要,因為寶寶在發燒過程,身體體溫變化,會出汗或流失許多水分,要讓他多喝水,人才會保有足夠液體支撐自己。
- 衣物增添:
有些人覺得是不是寶寶衣服穿太多,導致體溫上升,是有可能,但寶寶在發燒過程,可能會畏寒或是盜汗,衣物的增添隨著寶貝的狀況調整,寶寶冷的時候給他多穿點,出汗的時候,要減少衣服,記得保持衣物乾爽,有流汗趕快擦乾,避免再度吹到風,二度著涼。
其他的退熱貼或是冰枕,就因人而異,對於降身體溫度效果幫助有限。
寶貝發燒要觀察三個面向
除了看醫生,配合醫師開立的藥物與治療處方以外,觀察,是爸媽照顧寶寶判斷寶貝疾病恢復情形,很重要的功課,至於觀察什麼,有三個部分:
觀察一,寶寶體溫:
要多久時間再測量寶寶體溫呢? 依據上述的不同溫度計,發燒時約2-3小時,就可測量一次體溫。
觀察二,寶寶活動和清醒程度:
寶寶若是發燒過程,活動力會稍微下降,躁動不安可以再觀察,若是無法正常活動,走路或走樓梯很喘,呼吸急促,嗜睡,意識不清,叫不太醒,請趕快到兒科醫院或診所尋求專業治療。
觀察三,寶寶食慾和尿量:
食慾有可能受到疾病影響下降,請少量多餐給予寶寶配方奶或是食物,多補充水分,寶寶若有噁心,嘔吐,尿量減少,腹瀉或是便秘,這些也是請父母再度就醫,尋求專業醫師評估。
將這些所觀察到的記錄下來,交給您的主治醫師以供他們後續評估及診斷疾病所用,藉此也能安頓父母的心疼之感受。
發燒迷思與須稍加留心事項
如果寶寶發高燒是不是就會燒壞腦袋,聽了許多長輩的擔心常引起大家恐慌,以下舉出三個迷思,提醒父母與需要稍加留心的事項
- 迷思一、燒壞腦袋:
41度以下的發燒,這個過程,是身體的保護機轉並不會燒壞腦袋,除非是腦部相關感染或發炎,如:腦膜炎,這樣引發的高燒,才有可能會影響腦部。
- 迷思二、衣物增添:
不是寶寶冷就越穿越多,衣物要隨著寶貝狀況調整。
- 迷思三、降溫方式:
千萬不要聽信什麼用酒精降溫,酒精擦拭寶寶皮膚,是很可怕的事情喔,嬌嫩的寶貝肌膚不堪這樣被酒精對待。
以上是關於「嬰幼兒突然發燒」的內容,我們收集及統整各項訊息,整合給想要瞭解的孕媽咪或她的親友參考,讓遇到寶貝發燒的父母們,能有個暫放心靈負擔的空間,先安頓好身心,才能解決面對問題。
讀完這篇文章後,不知道你有什麼樣的想法呢?或者是你也有照顧或遇到寶寶發燒的過程,怎麼面對與克服發燒這關卡呢?歡迎你一同於下方留言處寫下你的經驗,分享給正為了寶寶發燒忙得焦頭爛耳的父母們。
文 / BoN.Chen
Hits: 941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