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初期,拉肚子好難受,怎麼舒緩腸胃不適呢?
懷孕前三個月,好開心,卻拉肚子?
當確定懷孕的時刻,相信爸比媽咪都很開心,養育寶寶不是媽咪一個人的事情,孕媽咪正值經歷身心奇妙的變化,需要準爸爸和家人更多關懷與照顧。遇到腹瀉的時候,內心忐忑不安,該怎麼辦呢?
我們搜尋並整理了部分資訊,包括:起初懷孕荷爾蒙的改變、腹瀉可能成因、哪些是腹瀉的症狀、如何減緩不舒服及預防方法、拉肚子對寶貝的影響,或者身邊親朋好友們,可以為孕媽咪做的事情,結尾有個貼心小提醒。
這些文章,讓孕媽咪面臨拉肚子的狀況時,不會孤單的無所適從,能有個初步簡單參考內容,請爸爸及親人朋友協助自己度過不舒服的感覺,盡速就醫,讓懷孕初期的媽咪能有安置心情的空間。
荷爾蒙變化及發生腹瀉大概的成因
懷孕前三個月,母體為了保護小寶寶順利在媽媽子宮內長大,荷爾蒙和體質跟著有些不同,在體內的黃體素逐漸上升之時,子宮會降低收縮速度,穩定胎兒居住環境。跟子宮一樣都是由平滑肌管控的消化道,亦會同步受到影響。
孕媽咪有些會發生類似腸躁症的拉肚子情形,但也不一定,有可能是便秘。然而腸道會嚴格篩選每樣吃進來的食物,讓原本不會引發敏感的東西,有機會過敏。比方說以前還沒懷孕前,喝奶類不會腹瀉,懷孕後,只不過喝了杯鮮奶就拉肚子,這些在媽咪的平常生活中,可以觀察身體的改變並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去挑適合自己食用的東西。
造成腹瀉的成因很多,除了這兩種因素,再來最常見就是腸胃道感染,大部分是食物中毒、吃壞肚子、感冒引起病毒型腸胃炎。
腹瀉會脫掉許多水分,讓電解質失去平衡。一般來說,腹瀉區分成兩類:急性及慢性腹瀉。急性腹瀉主要是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汙染食物,媽咪吃進身體後引發腸道發炎,導致拉肚子,疑似食物中毒的話,要立即去看醫生。
而慢性腹瀉由食物、藥物、腫瘤、感染、免疫疾病、內分泌失調、吸收不良、心理因素等,改變腸胃道的功能,若長期有這個困擾的媽咪,也請務必要就醫治療。
腹瀉到受不了或是太嚴重,甚至有感染的疑慮,請盡速就醫並接受醫療處置,不可以隨意到藥局購買成藥或是吃偏方止瀉,這不是正確的作法。
拉肚子是腸胃自我保護的自然反應,太早服用止瀉藥會干擾身體排出有毒物質,如果是感染型的治療要由醫療團隊照顧,才安全。不同藥物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狀況不一樣,在用藥上需要多留意,不然會拖延病情及危及寶貝的安全。媽咪們還是不要任意服用止瀉藥比較好。
哪些是腹瀉的症狀
腹瀉是一種徵兆,不是疾病喔。由排便次數的增加,伴隨著稀鬆的糞便,但不一定會出現肚子痛的現象,那就是腹瀉了。原則上,1天只要解便超過3次以上,且形狀常常是鬆散、水漾狀、未成型的大便,都算是腹瀉。
減緩不舒服及預防的方法
- 補足水分及電解質,適度調整飲食
拉肚子容易流失大量水分及電解質,最重要的是要適度補充液體,維持電解質的平衡,如果要補充運動飲料,請與水分稀釋後再喝,因為多半飲料中都含有一些糖分,避免攝取過多而增加熱量。
如果只是輕微腹瀉 調整飲食即可改善症狀,此時媽咪肚子餓就吃些容易消化、吸收的簡單食物就好,如: 稀飯、白飯、吐司,選擇適量的果汁,但要記得先過濾掉水果殘渣,不然果肉纖維刺激腸胃道蠕動快,讓拉肚子的狀況,變得更嚴重。
短時間飲食清淡不會嚴重影響胎兒的營養狀況,反倒是吃到不易消化的固體食物,會讓腹瀉好的更慢。
若腹瀉無法緩解或時間超過24小時,最好就趕快去看醫生,並接受相關的治療。倘若是感染型腹瀉,懷孕期間除了拉肚子之外,還有發燒、畏寒、噁心或嘔吐的症狀,暫停吃東西8小時,讓腸胃有充分休息時間,並按照醫師指示口服止瀉藥。
若嚴重上吐下瀉,連藥都沒辦法吃,應立即就醫,用靜脈輸液補充水分、電解質及藥物,以維持媽咪和寶寶的身體及營養需求。
有些媽咪會擔心不吃東西會不會讓寶貝沒有營養,短期禁食對胎兒不至於造成太多影響。反倒是媽咪在水瀉時,有食物進入腸道,只會拉的更難過。稍微的休息,才能縮短症狀及疾病的進程,讓媽咪健康快快回來。
- 留意食物新鮮度及衛生,充分加熱熟食
懷孕初期預防腹瀉,平常飲食須留意食材的新鮮度及衛生。盡量避免吃生食,選擇充分煮熟的食物。隔夜餐食再復熱很容易變質,盡量少吃,烹煮食物的份量最好以一餐的份量就好,不要一次煮太多。
食物中毒所引起的腹瀉,情況比較嚴重,容易危及到寶寶。為了避免食物中毒,孕媽咪飲食上要多留心。
當然很多媽咪會很想吃生魚片或是生菜沙拉,在孕期期間盡量忍耐,不要挑戰自己的身體啊。等生產完,恢復身體,可以吃的時候,再去吃。
對於第一次接觸的食物,最好先少量攝取觀察身體反應。還沒懷孕時,不能吃的食物,在孕期不要輕易嘗試,本來想說懷孕可以大吃大喝,但體質變化很大,為了不要冒險,還是請媽咪們忍忍吧。
定時定量的飲食原則,一次吃個8分飽就好,也不要讓自己餓太久。便秘時,吃蔬果須控制份量,太多纖維也容易讓腸胃蠕動過快、引發腹瀉。

懷孕初期腹瀉對於寶寶的影響?
媽咪們想了解的是,拉肚子對寶寶有沒有什麼副作用?
面對腹瀉保持平穩的情绪,但仍須謹慎處理,好好辨別是輕微生理現象或是疾病的反應,將吃了什麼、發生多久時間、在哪裡吃、跟誰一起…等收集好的資料,帶去醫院給醫生參考並診斷。
懷孕前3個月,因胚胎著床尚不隱定,擔心快速蠕動的腸胃連帶誘發子宮收縮,而誘發早產或是流產,最好趕快就醫治療。
親友應援團可以做的事情
請神隊友老公、家人及朋友,以溫暖陪伴或是行動代替指責、責罵。懷孕前3個月,孕媽已經要面對自己的身體不舒服,又要承擔周邊親友過度擔心的眼光,真是心力交瘁阿!
親友們得知媽咪拉肚子,大家的關心表現是此起彼落的質疑聲音,你是不是吃了什麼?叫你懷孕不能吃什麼,你就不聽…等等。拉肚子就很痛苦了,還要解釋一堆。
拜託!媽咪也不想要腹瀉。親友們,最好的協助就是陪在媽咪身邊,幫忙準備她可以吃的食物,或者跟孕媽到醫院接受診治,這些都是很棒的支持,心疼她,就要好好愛護她喔。
貼心小提醒
不同拉肚子的原因,採取不一樣的對策。懷孕期間,若有腹瀉還是要小心面對,希望身邊的親友家人也能夠重視並支撐著媽咪,但媽咪也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或責難,心情過度緊張。
先找到可能會拉肚子的因素,蒐集相關資訊供就醫時給醫生參考。如果不知道是什麼而導致腹瀉,記得還是求助專業婦產科、腸胃科等,診所及醫院,請醫生判斷成因並給予治療。
在家可以做的簡單處理是補充足夠的水分,將飲食換成容易消化的東西,讓腸胃道能有時間先休息。配合醫師診斷,如有必要時請停止飲食,遵從醫師指示補充適度液體,讓身體盡快恢復,媽咪也能紓解不適及安頓寶貝的生長發育環境。
Hits: 11747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