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害怕的新生兒疫苗!卡介苗傷口的照顧SOP
嬰幼兒滿1歲以前,特別是6個月內,幾乎每個月都要去醫院報到接種不同疫苗,B肝、13價、五合一…等,其中最令人聞風喪膽的疫苗大魔王就是——卡介苗,由於接種完卡介苗傷口需特別照料,而且卡介苗傷口通常會腫脹化膿,膿胞破裂血水組織液流出,寶寶會又癢又痛,不斷伸手去抓傷口,可能造成重複感染,並且膿胞時間長達2-3個月,甚至更久,讓許多父母都相當頭疼,究竟該如何保護傷口,才能讓寶寶安穩度過這幾個月的傷口護理期?您的疑問,我們聽到了!
在您閱讀完本篇文章後,將獲得3項關於照顧寶寶卡介苗傷口的重要知識:
- 卡介苗是什麼?打卡介苗目的在預防那些疾病
- 注射卡介苗的注意事項,和那類型的人不建議直接接種疫苗
- 建議接種時間,以及卡介苗傷口的護理方式
看完文章後,您將不再為寶寶的卡介苗傷口而傷透腦筋,輕輕鬆鬆就能對付卡介苗相關問題,也會知道為何要接種?接種該注意的事項等…
文章目錄
接種卡介苗的目的:預防感染結核病
結核病是感染結核桿菌而引起的疾病,當結核菌入侵人體,可以在任何器官發生病變,最常見的就是肺部,但其實其它器官如腦膜、淋巴腺、骨骼、腸、泌尿、生殖器官等都可能被感染。對抗結核病的最佳途徑,就是接種卡介苗!
卡介苗傷口常見但不嚴重的併發症:局部潰瘍、腋下或頸部淋巴腺炎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vaccine,俗稱BCG疫苗)是由牛的分枝桿菌所製成,經過滅毒後注入人體的活性減毒疫苗,可以產生對結核病的對抗能力,對於初期症狀的預防效果達85%,重點是可避免造成嚴重的結核菌病,例如:散播性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結核性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
有極少數寶寶在接種後,可能會發生注射部位的潰瘍,像是腋下淋巴腺炎、頸部淋巴腺炎等,常見但不嚴重的不良反應,在沒有其它併發症的前提下,通常醫生的處理方式會是:
- 接種處(左手臂)發生局部潰瘍:潰瘍範圍沒有持續擴大,不需要特別處理,也不要抹藥或包紮,潰瘍部分會隨時間逐漸消退。
- 淋巴腺炎:無論淋巴腺炎長在腋下或頸部,當淋巴腺炎範圍無繼續增大,通常半年內會自己消失,所以不需要特別處理。
- 化膿性淋巴腺炎:擔心化膿的傷口破掉後,容易造成細菌感染,有時會評估膿包大小,用針頭將膿汁抽出減少壓力,通常需要重複抽取幾次才能痊癒。
卡介苗傷口不常見但嚴重的併發症:骨炎、骨髓炎
另外一種不常見但較嚴重的不良反應,像是骨炎、骨髓炎等,在台灣的發生機率極低約百萬分之50,統計台灣的接種數據,在WHO估計的發生機率(百萬分之2-700)的範圍值內,接種是相當安全的考量。
早期觀察到卡介苗骨炎或骨髓炎的發生,可能與嬰幼兒出生接種時間有關係,因此自2016年1月1日起,卡介苗接種年齡,從出生後的24小時,調整成出生後5-8個月接種,去降低嬰幼兒得到卡介苗骨炎或骨髓炎的發生機率。
接種卡介苗可以有效避免幼童發生嚴重結核病,根據研究顯示,未接種卡介苗的幼童,罹患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生機率是百萬分之152.5,是有接種疫苗者的47倍,且結核性腦膜炎如果沒有及早治療,會造成腦脊隨等嚴重病變,如智商受損、生活無法自理等,致死率高達20-40%。
因此,為有效降低嬰幼兒發生結核性腦膜炎,或散播性結核菌感染的發病率,接種卡介苗還是最有效的方法。
卡介苗最佳接種時間:5-8個月的嬰幼兒
卡介苗的接種時程,出生後滿5個月至最遲滿1歲前,通常建議的接種時間為嬰兒出生後5-8個月,倘若嬰兒會長住在肺結核高盛行率地區,就建議可以提早接種卡介苗。
根據2020年WHO結核病報告摘要,2019年全球估計有1000萬人罹患結核病,大多數新發結核性患者,來自8個國家,印度(26%)、印尼(8.5%)、中國(8.4%)、菲律賓(6%)、巴基斯坦(5.7%)、奈及利亞(4.4%)、孟加拉(3.6%)、南非(3.6%)等結核病患者約佔全球2/3,主要分佈地區在東南亞(25%)和非洲(25%)。
接種卡介苗後,3個階段的傷口變化
接種卡介苗後的正常情況:
- 1-2週:接種部位開始發紅,慢慢呈現一個小紅結節,稍微有疼癢感但不會發燒。
- 4-6週:平均3週時傷口開始腫脹,約有3/4的嬰幼兒接種部位小於1公分。平均6週後傷口開始化膿,約4成嬰幼兒會發生潰爛或潰瘍,不需要擦藥或包紮,保持傷口清潔與乾燥,如果有血水的組織液或膿流出,可以用無菌紗布或棉花棒擦拭,當紗布上有分泌物沾黏時要替換新的一塊,切記不要擠壓傷口。
- 2-4個月:平均3個月傷口逐漸癒合與結痂,留下一個淡紅色圓型疤痕,經過一段時間疤痕會變成膚色。
有部分嬰幼兒,在接種3個月後,接種部位傷口沒有自動癒合結痂,仍然持續化膿、紅腫擴大,或淋巴結異常腫大,千萬別自行塗抹藥膏,父母需將寶寶帶回門診檢查,讓專業小兒科醫生判斷後處理。
接種前中後的注意事項
接種前
確認父母雙方家人,有無疑似先天性免疫缺失的家族史。另外,針對後天免疫不全病毒HIV感染的母親,所生下之嬰幼兒,請先諮詢醫生後再接種。
補充提醒:
- 當寶寶正在發燒,應該等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 有疑似被結核菌感染的情況,請勿直接接種卡介苗。
- 寶寶正在經歷麻痘或水痘感染,請等到復原期(通常是6週)後再接種卡介苗。
- 如母親為愛滋病感染者,其嬰幼兒應追蹤4個月以上,確定未感染愛滋病後,再接種卡介苗。
- 如果新生兒提早接種卡介苗,體重應達到2500克以上。
接種中
出生滿5-8個月大的嬰幼兒,四肢活動力強,注意在接種時,需妥善固定嬰兒,以利護理師進行卡介苗皮內注射,請家長配合固定寶寶,別讓寶寶亂動,以利注射過程順利進行。
接種後
為避免嬰幼兒手抓接種傷口,引起傷口感染,家長需定期幫嬰幼兒剪指甲,如果寶寶還是不斷抓患處,也可讓寶寶穿著長袖衣服、或是用乾的滅菌紗布塊覆蓋傷口處,並用透氣膠帶固定,當紗布塊溼掉或沾滿膿水,請定期更新。
結論
新手爸媽只要了解卡介苗傷口的護理方式,對付新生兒疫苗大魔王,似乎也不再可怕,只要掌握幾點原則,卡介苗接種處傷口,在3週開始腫脹、6週開始化膿,約有4成嬰幼兒傷口會發生潰瘍,不需要擦藥或包紮,只要保持清潔和乾燥,盡量避免嬰幼兒伸手去抓傷口,接種後3個月傷口會自動癒合結痂,最終留下一個膚色的疤痕印記,寶寶就獲得結核病的抵抗力啦!在傷口癒合的3個月期間,請新手爸媽多多耐心陪伴寶寶,一起度過這段有一點點不舒服的時期喔!
文/Grace Lin
Hits: 3001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