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至主要導覽
  • 跳至主要內容
  • 跳至主要資訊欄

生養寶寶的大小事 - Raise a Baby

從媽咪懷孕初期到一起養育寶寶長大的所有須知,都在這裡學習的到唷

  • 幫寶寶投保前,5個會讓你保錯的迷思
  • 知識好文
  • 好物推薦
  • 聯絡我們

2022-02-15 by [post_author_posts_link_outside_loop] 發佈留言

目前位置: 首頁 / General / 嬰兒發燒不要太緊張!詳記三個處理步驟以及熟知退燒的方式就可以囉!
嬰兒發燒

嬰兒發燒不要太緊張!詳記三個處理步驟以及熟知退燒的方式就可以囉!

分享本文,你能幫助到與你有同樣困惑的人

對於很多的新手爸媽來說,一旦發現寶寶有發燒的症狀,標準動作幾乎都是抱著孩子往醫院去,即使是半夜也一定要到有急診的醫院去掛號。嬰兒發燒的時候總是令人擔心,偏偏發燒又是寶寶最常出現的症狀之一,特別的是寶寶又很喜歡挑半夜大家睡得正熟的時候發燒,到底發燒代表什麼樣的意涵?遇到嬰兒發燒時又該怎麼樣的處理呢?今天我們將針對嬰兒發燒的處理方式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寶寶發燒連續五天超過38℃,請留意是否有以下五個症狀,用來判斷是否為川崎症

留意以下五個症狀,判斷是否為川崎症:

川崎症的臨床特徵就是長期發燒,此症會造成冠狀動脈血管擴張,進而導致後天心臟病的發生,因此當寶寶連續超過發燒超過五天,就需要特別留意。

川崎症發生的病因目前未明,是一種感染與異常免疫反應有關的疾病,好發於五歲以下兒童,尤其是兩歲以下,是兒科醫師公認最難診斷的十大疾病之首,以下有五種症狀教你來判斷是否為川崎症

第一個症狀、觀察嘴巴是否有擴散性的口腔黏膜發炎、嘴唇乾裂、紅腫出血或者是草莓舌的狀況。

第二個症狀、觀察眼睛兩個眼睛,是否都有紅眼睛、非化膿性且無疼痛、較常侵犯眼球的結膜或是眼白的地方。

第三個症狀、用三隻手指頭觸摸淋巴結,頸部淋巴結腫大病變,單側大於1.5公分,有部分的病童會呈現雙側大於1.5公分。

第四個症狀、四肢末端腫脹發紅、充血浮腫、脫皮、發炎時就像穿上紅色的襪子和手套,脫皮時也有如金蟬脫殼一樣的脫落一層厚皮。

第五個症狀、多形性皮疹,一般發燒五天之內就會出現多形性皮疹,疹子是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軀幹和四肢,包括蕁麻疹、猩紅熱樣的皮膚紅疹、多樣性皮膚紅疹、丘疹、多形性紅斑、以及比較少見的小膿性痂疹、任何皮膚出現的疹子都有可能與川崎症有關。

如果有符合四到五項症狀,就是典型的川崎症

以下的內容將針對寶寶的發燒原因及處理方式做說明,讓我們繼續閱讀下去吧!

文章目錄

  • 發燒的定義
  • 發燒的原因
    • 第一個、穿太多或者是身處悶熱的環境:
    • 第二個、感染病菌引起的發炎反應:
  • 發燒處理的三步驟
    • 第一步、先檢查寶寶的狀況與環境:
    • 第二步、幫寶寶做退燒:
    • 第三步、觀察寶寶吃退燒藥後續的活動力:
  • 需要人為的幫寶寶退燒嗎?
  • 結語

嬰兒發燒發燒的定義

發燒的定義在醫學上是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一般的判別方式為肛溫或耳溫≧38℃、口溫包含奶嘴溫度計≧37.5℃、腋溫≧37.2℃、額溫≧38℃,肛溫是最接近身體內部的中心溫度,但是三個月以下的嬰兒或是一個月以下體重較輕的新生兒,都會建議改量腋溫與背溫。

嬰兒發燒發燒的原因

寶寶為什麼會發燒?有兩大主因說起,

第一個、穿太多或者是身處悶熱的環境:

爸媽們總是擔心害怕小孩怕冷,習慣性幫寶寶多穿一點衣服,要蓋很多被子,加上環境悶熱,於是出現體溫升高的情形,嬰兒的中樞神經控制系統還不夠成熟,控制體溫的能力比較薄弱,體溫就容易隨著外界環境溫度變化而升高或降低,因此讓寶寶置身在通風的環境、適宜的室溫下,其實不需要穿太多的衣服,最多比大人多一件就可以了。

第二個、感染病菌引起的發炎反應:

當身體受到病菌的感染,而出現發炎的現象時,就會透過發燒發出警訊,其實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免疫系統反應,可以幫助白血球抵抗入侵體內的病菌,常見嬰兒發燒的病因有六種:腸病毒、急性腸胃炎、急性支氣管炎或肺炎、泌尿道感染、川崎症、腦膜炎。

嬰兒發燒發燒處理的三步驟

當寶寶出現發燒的症狀時,有以下三個步驟做判斷處理:

第一步、先檢查寶寶的狀況與環境:

寶寶是否有畏寒、發抖的現象?是否穿太多?室溫是否過高?適合新生兒的室內溫度為22℃到28℃。

第二步、幫寶寶做退燒:

如果是三個月以內的嬰兒,一有發燒情況就趕快去醫院看醫生,如果是三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先吃預備的退燒藥,看看能不能退燒。

第三步、觀察寶寶吃退燒藥後續的活動力:

如果寶寶退燒後,活動力不錯,就可以先到兒科確認一下寶寶目前的狀況,如果退燒後活動力還是很差、甚至有呼吸急促、痙攣等等的緊急狀況,就趕快送急診。

嬰兒發燒需要人為的幫寶寶退燒嗎?

醫生說過,發燒是身體用來提升自己免疫反應的其中一種方法,類似身體內的免疫細胞與病毒細胞打仗的過程,只要免疫系統打贏病毒細菌後,就會自動退燒,所以大部分的時候不做退燒的處置也沒關係。不過如果寶寶的體溫升高到超過一定的程度之後,會出現不舒服的症狀,例如頭痛、噁心、嘔吐、骨頭或肌肉酸痛等等,人為的退燒方式協助降低溫度,可以減緩這些症狀,所以一般來說當體溫超過38.5℃時,就可以做人為的退燒。另外高燒會導致心跳加速或呼吸變喘,如果本身有心臟病或其他疾病的寶寶就比較需要積極的退燒,才不會增加心臟的負擔。

一般我們常使用的的冰枕、退熱貼的退燒方式,對於寶寶來說不見得是很好的退燒方法,因為發燒是要讓寶寶用他的體溫調節中樞,命令自己身體產熱把體溫拉上來,如果用冰枕或退熱貼這些物理方法,在寶寶剛要燒起來的階段成果很有限甚至讓寶寶感覺不舒服。其實最有效地退燒方法,還是服用退燒藥,再各類的退燒藥物當中,除了阿斯匹靈不可以用於18歲以下的兒童以外,其他的口服藥與塞劑都可以使用,至於退燒藥的用法與用量,必須諮詢醫師或藥師。需要留意的是,退燒藥的效果都只能維持幾小時,如果免疫系統還沒打贏病毒細菌,就有可能會在退燒之後再度發燒。

如果寶寶出現微發燒的症狀,就是測量的體溫大於37℃,小於39℃,可以用以下五個方式幫寶寶退燒:

  1. 確認寶寶的體溫
  2. 觀察活動力
  3. 適量的幫寶寶增加或減少衣服
  4. 補充適量的水分或電解質水
  5. 用溫水幫寶寶洗澡

以上的方式都有助於幫寶寶退燒降溫。

嬰兒發燒結語

其實會引起嬰兒發燒的原因,不外乎是受到病毒或病菌的感染,例如感冒、流感、泌尿道感染等等,這些感染的案例在一歲以前很常見,因為寶寶很脆弱,免疫系統還不夠強大,所以常常會出現發燒反應,但需要每次發燒都直接看醫生嗎?或者是到底發燒到幾度時才需要就醫呢?可以用以下三個方式判斷一下:

  1. 三個月以下的寶寶發燒
  2. 第一天發燒體溫就超過40℃
  3. 燒了之後又再度發燒超過39℃,持續兩到三天的情況,

只要有發生這三種情況就應該馬上去看醫生,除此之外月齡較大的嬰兒發燒,爸媽們可以觀察寶寶的活動力,如果沒有其他的合併併發症其實不用過於的緊張,讓寶寶自己的免疫系統逐漸強大戰勝病毒細菌。

文P.Y.Chen

Hits: 3984

分享本文,你能幫助到與你有同樣困惑的人

推薦文章:

  1. 如何得知寶寶得到一般感冒或玫瑰疹?Answer:玫瑰疹症狀=高燒+全身性紅疹
  2. 【嬰兒照顧】注意!嬰幼兒的拉肚子有可能造成脫水!5個照護方法讓寶寶快快恢復健康
  3. 嬰幼兒如果發燒,要觀察這三個面向,可利於醫生做出正確的判斷及診治
  4. 【嬰兒口水疹】 新手父母必學!治療口水疹&5個日常照護方法!
  5. 【鵝口瘡】判斷鵝口瘡&日常照護 讓口腔念珠菌遠離寶貝
  6. 心疼寶寶紅屁屁,這裡有治療和加速復原的懶人包,簡單一次帶走

分類: General, 嬰幼兒常見疾病與保健 標籤: 寶寶發燒, 發燒處理

讀者互動方式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主要資訊欄

好物推薦

孕肚細紋肚膜

免費索取

近期文章

  • [葉酸推薦]網路10大孕婦葉酸專業推薦,網友一致肯定
  • 孕期痘痘怎麼辦?孕媽咪可以安心洗顏的去痘潔顏霜在這
  • 初為人母的媽媽們必看!教你如何挑選、烹製、存放和應對嬰兒副食品過敏!還有快速烹製嬰兒副食品的5分鐘秘訣!
  • 孕媽咪的肚皮救星!專為孕期肌膚打造的前導保濕肚膜
  • 一定要知道的腸病毒的症狀!還有要如何治療及預防

近期留言

  • 「Katie」於〈【胚胎心跳】懷孕初期,最早和最晚的哪幾週,可測得心跳?若測不到心跳該如何處理呢?〉發佈留言
  • 「吳小姐」於〈【胚胎心跳】懷孕初期,最早和最晚的哪幾週,可測得心跳?若測不到心跳該如何處理呢?〉發佈留言
  • 「mofisa」於〈【胚胎心跳】懷孕初期,最早和最晚的哪幾週,可測得心跳?若測不到心跳該如何處理呢?〉發佈留言
  • 「鄭小姐」於〈【胚胎心跳】懷孕初期,最早和最晚的哪幾週,可測得心跳?若測不到心跳該如何處理呢?〉發佈留言
  • 「翠絲」於〈【胚胎心跳】懷孕初期,最早和最晚的哪幾週,可測得心跳?若測不到心跳該如何處理呢?〉發佈留言

分類

  • General
  • 好物推薦
  • 妊娠併發症
  • 婦科知識與備孕須知
  • 嬰幼兒常見疾病與保健
  • 孕期不適症狀與處理
  • 孕期產檢
  • 寶寶成長里程碑
  • 懷孕
  • 懷孕初期徵兆
  • 懷孕禁忌與破解迷思
  • 生育/托育補助
  • 產兆、分娩與產後照護
  • 育兒
  • 育兒知識

標籤

不孕檢查 不孕症 五合一疫苗 假性懷孕 公保 公保育嬰留停 分泌物 副食品 勞保 勞保育嬰留停 口服排卵藥副作用 妊娠劇吐 嬰兒百日咳症狀 嬰幼兒 發燒 嬰幼兒 腸絞痛 子宮肌瘤 孕吐 孕婦百日咳疫苗 孕期 寶寶 懷孕 懷孕15周 懷孕15周產檢 懷孕初期 懷孕初期出血 懷孕多久會想吐 懷孕後期 懷孕 痔瘡 排卵期 新生兒 月經 流產的跡象 玫瑰疹症狀 產後掉髮 產檢 痔瘡預防 百日咳疫苗 育兒 育嬰留停 腸病毒 自費產檢項目 試管嬰兒 軍人育嬰留停 軍保 驗孕棒

其他操作

  • 登入
  • 訂閱網站內容的資訊提供
  • 訂閱留言的資訊提供
  • WordPress.org 台灣繁體中文

網站統計

  • 120
  • 842
  • 6,968
  • Twitter
  • Facebook
  • Instagram

Copyright © 2023 · WordPress ·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