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產兆】足月寶寶不想退房,如何安全地加速你的產兆來臨
小小懷胎39+5周,挺個大肚子,走路氣喘吁吁,眼看快要抵達預產期的時間,卻好像沒有任何產兆出現,產檢時,醫師評估,子宮頸也是還沒變軟,寶寶在媽咪子宮裡待得很舒服,還不想出來,需要小小再回家觀察等待,直到有一些徵兆,再趕快回來,但超過40周可能就要準備催生。
想要自然產的小小,想說有什麼方法,可以加速寶寶能退房呢?
如果你關心上面的議題,或者你本身也跟小小一樣,是正值懷孕後期,等待寶寶自然出生階段,歡迎你跟著我們繼續看下去,我們將整理相關資訊,與你分享。
文章目錄
第二胎以上的孕媽咪有時會早於預產期生
預產期代表的意思是預定可能生產的日期,計算方式從媽咪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往後推算280天,是抓40周,寶寶出生的時間大約前後2周,也就是38-42周,通常最晚都到41周。舉例來說,媽咪最後一次的月經是12/1,往後算預產期就是9/8,俗稱的懷胎10月。
足月從寶寶滿38周起,媽咪即可準備隨時都有生產的可能,但是自然產的困擾是端看寶寶選擇什麼時間出來,或開始發動生產訊號的徵兆,雖然這好像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但媽咪們可以嘗試看看。
醫師表示寶寶情況穩定,可做一些簡易的方式,讓生產預兆看能不能提前來臨,千萬不能在還沒有滿37周或是胎兒不穩的情況,迫使寶寶早點出來,這樣對於媽咪和寶寶來說,都是蠻危險的。
通常第一胎的媽咪,坊間都說會生比較久,大多時間落在預產期附近才會生產。從有產兆到寶寶出生,所經歷的時間較長,但還是有零星少數,會很快生完。
第二胎以上的媽咪,大約會稍微早於預產期,大概38周至40周,不過這是大概大家平均的經驗,每個人有個體差異,還是有可能與上述不同。
超過40周仍沒有產兆,可以請醫師評估並跟媽咪討論,是否要使用催生或者改成剖腹產。
接下來會討論加速產兆和催生的不同。
何謂產兆
在生產前,會有幾種徵兆,表示有可能寶寶要出來嚕。以下就讓我們來討論:
- 子宮收縮陣痛:
整顆肚子會有變硬的現象,再加上規律的子宮收縮陣痛,頻率會從長到短,若是10分鐘或30分鐘有收縮感,那就不算是真正宮縮。頻次縮短到3-5分鐘就一次,有些伴隨疼痛,有些則讓人會有想要上大號的感覺,有可能是陣痛了。
- 破水:
有大量溫暖液體從陰道流出,透明且沒有什麼味道,很像是突然滲尿,會一直排出,請用夜用型衛生棉先墊著,趕快到醫院看診。
破水很容易有感染的風險,通常入院後,醫師就會請您躺床,不要再下床,不斷流出的是羊水,寶寶也即將要被送出來了。
- 落紅:
在內褲上若有出現咖啡色或是淡紅的液體,是原本塞在子宮頸的出入口,穩定子宮用。當寶寶發動生產訊號時,子宮頸會慢慢變柔軟有彈性,開口也漸漸打開,準備讓寶寶通過,這時,就有可能有落紅。
出血量的多寡是判斷是否緊急送醫的原則,點狀出血,不安的話還是可以去給醫生評估,倘若是落紅加上破水,及出血量大,請盡快送醫,表示有可能要生產了。
在38周以後,大部分的媽咪就要開始留意,自己身體有沒有產兆。
如何安全地加速孕媽咪的產兆
產兆的到來,是很隨興的,機轉的原因,還不是很確定。等時間差不多滿38周了,但產兆還沒出現前,孕媽咪可以做哪些努力,讓足月的寶寶,盡量能在自己期許的日子裡出現。
- 運動:
運動是加速媽咪有生產徵兆的方法中,相對較為安全可執行的,不過這裡資料僅供參考,懷孕後期,有要進行任何運動之前,請先告知並過問您的主治醫師,評估孕婦和寶寶安全,再循序漸近選擇做喔。
平時,若有時間,就培養一下運動習慣喔,不建議,完全沒有運動經驗的孕婦們,在懷孕後期,突然做運動,這樣會有可能不小心會傷害寶貝。
運動還有許多好處,也是在生產過程必備的,像是可幫忙懷孕媽咪控制體重,不讓寶寶吸收營養過剩,導致胎兒過大難生產,或是讓雙腿有肌耐力、骨盆腔肌肉訓練,保存應付生產所需的體力。
以下將運動分成不同種類,想加速孕媽咪的產兆,看能不能快快出現,切記,懷孕期間就要練習這些運動,而非產前一個月就突然劇烈運動。
- 走路:
這個從懷孕初期直到後期,都能持續進行的運動,每天依據媽咪自身身體狀況,走30分鐘到1小時,幫助雙腿肌力強壯,讓懷孕過程有充足肌耐力可以幫助生產,在產兆來臨的時候,身體也有較多儲存的能量,可以面對。
- 深蹲:
深蹲的動作很像在產檯上,即將要生產的姿勢,運用的肌群也很相似,所以有些孕媽生產經驗,覺得深蹲好像有幫忙。這樣的姿勢,不適合平常沒有訓練大腿肌群的媽咪,卯起來瘋狂做,因為懷著大肚子不小心,容易摔倒。
生產前夕,如果真的想透過深蹲,加速產兆的出現,記得產檢時,告知醫師評估,執行時,旁邊最好有家人協助,不要一個人獨自做。
- 爬樓梯:
頂著一顆大肚子爬樓梯,其實蠻累,而且危險,雖然爬樓梯,主要動用屁股和大腿的肌肉,訓練生產用的肌群。
本文開頭提到的主角:小小,曾經有嘗試過這樣的方式,但後來也沒有加速生產地徵兆出現,這算是比較高強度的運動。
想要用爬樓梯加速產兆,需要再過問您的主治醫師。
- 坐在瑜珈大球按摩:
用個瑜珈球請產婦夾著,或是坐在上面,輕輕按摩下半身,刺激子宮頸看能不能快點再開一點,想要執行這類型運動,請先詢問您的醫療團隊。
足月或過熟寶寶-催生
時間已經到了足月或是預產期,寶寶還沒有發動生產的訊號,告訴媽咪想要出來。若是遇到這種情況,而且嘗試過上面的運動方法之後,仍沒有什麼動靜,這時,有另一個選項出現,你可以考慮去醫院,使用「催生」來加速產兆來臨。
請留意,催生這個動作,請經過您的主治醫師診斷或評估,確定才能進行。
不是所有想要加速自身產兆出現的孕媽咪,都可以使用這方法。
坊間講的催生,實際醫學上分成兩種:「引產」和「催生」
「引產」: 利用藥物或是人工方式,誘發還沒有產兆的孕媽咪,加速出現生產的徵兆。
「催生」:已經有生產徵兆的產婦,在進行生產過程時,還沒有辦法進入下一個產程,醫師會使用子宮收縮藥物,幫助產婦順利度過這階段。
催生方法有幾種,可在醫師指導下使用藥物催生,或是回家繼續做催生運動。
抑或是可趁產檢日到了,也可以跟主治醫師討論,問他是否能夠用人工的方法破水,將羊水弄破,直接進入產兆,趁機也可以觀察,羊水及寶寶情況。
以上是整理一些關於如何加速孕媽咪的產兆來臨的方法,提供給懷孕後期,想要寶寶準時退房,但是跟小小有一樣苦惱的孕媽咪們,一些參考的方向。不管是簡單自己可以做的運動抑或是選擇到醫院催生,都希望您的生產之路,能順利,母子平安。
讀完這篇文章後,不知道你有什麼樣的想法呢?或者是你也有在懷孕時用了哪些方法,加速自己的產兆出現的經驗呢?歡迎你一同於下方留言處寫下你的想法唷。
文 / BoN.Chen
Hits: 22764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