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懷孕36周,媽咪及寶貝的生理狀態
新手媽媽青青,懷孕周數36周,距離預產期(40周)只剩1個月,緊張又興奮的準媽咪,腸胃脹氣有比較改善些,睡覺仍是睡不好,頻尿,下腹部常會有疼痛感覺,除了生理上的不適之外,身邊的三姑六婆鼓勵青青第一胎,要多走路,才會好生產。
懷孕36周了,你是不是跟青青一樣既期待又有點身心交瘁,即將要面對生產的媽咪,本周確認生產的方式,還有每次的產檢,會增加什麼項目呢? 36周妳的身體有什麼不一樣,此周的寶寶又有什麼成長進展,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整理一些資訊將與你分享。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迎接懷孕最後1個月,這時候的媽咪和寶貝吧~
懷孕36周產檢重點
從本周開始,醫師會請你每周都要來報到產檢1次,直到預產期,為確保媽咪與寶貝的狀況。一般常規檢查,檢測身高、體重、血壓,測量子宮底高度,藉此推算,與當初估算的預產期,有沒有時間差異,有計畫剖腹產的媽咪,36周後可以跟你的主治醫師討論,確認合適的剖腹時間。
這周還有另一個重點,是預計要自然生產的媽咪,在孕期第35-37周時候(大部分人會在36周),選擇公費做乙型鏈球菌的篩檢。
如果檢測結果出來,有乙型鏈球菌,在醫院準備生產前,醫師會給予孕媽咪抗生素治療,來降低和預防寶寶受到感染的風險。
相關文章:怎麼辦?乙型鏈球菌檢查呈現陽性
接著,就讓我們來看看,36周的你身體變化與肚子中的寶寶情形。
媽咪第36周的身體變化
第36周的,肚子不只是變大而已,經常有變硬的感覺,那是子宮收縮的狀態,身體還有其他那些變化,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 體重:
從懷孕初期到現在體重,比孕前約增加10-14公斤,本周的體重是緩慢上升,每周約0.5公斤增加,但因水腫變化,有時候體重在一天內漲幅會到2公斤,留意一下自身體重變化情形。
- 子宮重量:
懷孕前的子宮小小的,大約60公克,跟著懷孕周期的成長,子宮有彈性的變大,重量到後面三個月,有可能增加到1公斤。
- 子宮底高度:
所謂的子宮底高度,一般而言,是從孕媽咪的子宮最上方,也就是子宮底,來測量到恥骨聯合的上面。可以大概用子宮底的高度,來推敲在16-36周寶寶,對應媽咪的懷孕周數,36周的高度約在36公分。
像是孕期3個月時,大概來到恥骨位置,隨著周數增加,往上提升,5個月的子宮底在肚臍附近,懷孕後期,位置就比肚臍還要高。
- 骨盆腔疼痛:
生產前1個月,寶寶的頭部漸漸往下來到骨盆腔。此時,有塊組成骨盆腔偏下端的骨頭,稱為「恥骨」。左右邊的恥骨連結到骨盆腔的正中央,此處稱為「恥骨聯合」,上下皆有韌帶連結。
由於子宮逐漸長大,到後期拉扯到恥骨兩旁的韌帶,特別是恥骨聯合,感覺明顯疼痛。這時候記得,多多休息,可以緩解骨盆腔的疼痛。
- 多尿:
除了懷孕初期,上廁所的頻率增加,在懷孕後期,也會因為寶寶頭部下降,同時也壓縮膀胱的空間,只要稍微有點尿,就會想要去廁所。所以,有些孕媽咪會連咳嗽或是腹部用力,就會滲出一些尿來,常會覺得好像尿尿不乾淨。
切記,水份要攝取足夠,不要憋尿,有時候多尿伴隨著有尿道不適或是顏色異常,可能是泌尿道感染,請記得盡速就醫,對症下藥,才能保護媽咪及寶寶。
- 睡眠:
輾轉難眠的懷孕後期,側睡是你最好的選擇,兩邊交換睡,可以的話,盡量向左邊睡,減輕負擔會比較舒適。在身體的四周準備枕頭。協助分散減輕自己的身體重量。
- 四肢腫脹:
血液循環在末梢會比較慢,所以容易有四隻腫脹的困擾,可以抬手或抬腳,促進血液回流,改善水腫情形。
- 不規則子宮收縮感:
腹部會變硬,有類似經痛的悶悶感,有時候會有點腰痠,這時候就是宮縮,請記得停下來好好休息,通常會改善些,如果持續許久,建議還是到醫院就醫求助。
寶寶第36周的成長發育
其次,當寶寶來到第36周,成長發育的階段,是怎麼樣的狀態呢?
- 身長:
平均大約長高到47公分,再過幾周就會長到平均身高50公分左右。
- 體重:
透過超音波掃描頭圍、腹圍、大腿長度來推算,36周的寶寶體重大概為多少,平均這時候的寶寶約2600公克(2.6公斤)左右。個體差異,每個寶寶增減體重可能些微不同。
- 器官發育:
外觀來說,基本上都是發育完整,寶寶的內臟及循環器官都已經發育完成,肺臟也慢慢成熟,以準備出生時可以自主呼吸。寶寶的毛髮及胎脂也脫落,寶寶吞進身體,形成胎便,消化系統建立好了。
- 胎位:
來到36周,寶寶的活動空間變得很狹隘,胎位的方向,大概都已經確定了。所謂正胎位,寶寶頭的方向是往下,頭蓋骨變的柔軟沒關起來,以利生產的時候,寶寶頭能有彈性,通過產道。胎位會逐漸下降,最後卡在孕媽咪的骨盆空腔處,準備出生。胎位正常的話,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產方式,再跟醫師溝通,反之,如果寶寶在36周還沒有就定位好或是胎位不正,那建議你跟你的主治醫師討論,需要用什麼方式生產比較適合 。
相關文章:胎位不正別擔心!做運動可以改善
- 胎動:
懷孕後期必須時常注意,寶寶有沒有在動,這是個生命徵象的顯現,建議孕媽咪每天在固定時間,觀察並紀錄寶寶活動情形,並且昨天的胎動相比,頻率是差不多,還是增加或減少。如果有突然變多或驟減的情形,請趕快到醫院,請醫生確認寶寶的安全情況。
懷孕36周的運動迷思
介紹完媽咪及寶貝的生理變化後,補充一個懷孕後期,關於運動的小迷思,也是蠻多準媽咪,在36周後,常被迫接收別人的關心,卻變成自身的困擾,就像文中的青青一樣,旁人叫你多運動。
- 懷孕36周的運動:
身邊善心人士都會提醒,懷孕後期的媽咪,多走路,爬樓梯,對於第一胎的你,會比較好生,這樣的建議聽了容易怒火中燒。好不好生產是因人而異,懷孕後期的運動,更是要小心,頂著一顆大肚子,走路都會容易喘又累,爬樓梯如果重心不穩踩空,也是很危險的,所以就謝謝大家的提醒,左耳進,右耳出就好。
懷孕後期,仍是要運動沒有錯,但需要依據自己身體狀況去調整,尤其是
最後1個月,在運動上,更是要緩慢且留心,來到36周,持續散步是個不錯的選項,搭配凱格爾運動來訓練骨盆肌肉,幫助生產過程順利。
有些準媽咪也可以練習不同的呼吸方式,緩解宮縮帶來的不舒服。
準爸媽們從容的預備
就要跟親愛的寶貝見面了,懷孕36周的媽咪,難免內心會忐忑不安,可以嘗試先在腦中演練,如果突然生產的話,要聯絡誰、帶些什麼東西…等等的安排。
另一半的工作,盡量能因應孕媽咪,隨時可能生產配合請假的彈性,預產期雖然是預先評估生產的日期,但不保證一定是那天出生,所以在壞孕後期的最後1個月開始,請神隊友,也做好隨時寶寶會出生的準備。準爸媽們,從容準備,攜手迎接寶寶的到來。
文 / BoN Chen
Hits: 2094
發佈留言